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叛六之斩杀苻重-第2/3页
“将军,北逃之残余悉数斩杀!”
“报……逃往东侧的残敌斩杀大半,但夜色昏暗仍有部分叛军逃走。”
“将军,已将粮仓打开,随军伙夫正烹煮食物。”
“报!城中军器所、官员居所、钱库、辎重仓库等已被控制!”
……
吕光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将目光看向被捆绑的苻重。
沉思了一会,吕光问向身边众人:
“诸位,你们说应该如何处置此人?”
长史杜进抱拳施礼道:
“将军,但凡捕获主帅,按惯例均应押解至京师由陛下处置!”
“是啊,此人乃皇室宗亲,我等不便处置。”
“此人屡次反叛不如杀之而后快!”功曹徐炅反驳道。
“不可!随意处置皇室之人,陛下恐会怪罪。”
众人纷纷扰扰各抒己见,吕光皱着眉头一声不吭。
此时苻重听见众人大多建议押解长安,心绪有些舒缓下来,开口言道:
“吕光,我乃开国皇帝苻健兄子,又曾是你的上级,岂能私自处置于我?再说了,凭借鬼怪之物……”
“住嘴!你乃多次反叛之人,押解回长安定会借机再次反叛!兄长,此人绝不能留!必须斩杀!否则祸害无穷!”
冯雁一番话语令众人很是不解,毫不相干的人,为何如此痛恨苻重?
听到苻重总是嘀咕鬼怪之物,冯雁担心泄露“冯二牌”手榴弹的秘密,非常火大,至于其他人不足为惧,吕光不可能亲自审问那些士卒。
听到冯雁的言语,吕光倒是大为赞赏地频频点头,为将多年,又多闻父亲吕婆楼多次谈起“五公之乱”、“宗亲反叛”的往事,深知内部祸乱的害处比之敌国更为可怕。后来与冯雁多次交流,对冯雁的颇多见解深以为然,尤其“御敌于国土之外”、“攘外必先安内”等见解更为叹服。
吕婆楼推荐王猛后,对王猛的行事手段大为钦佩,尤其赞赏其斩杀奸吏、惩治豪强的做法。在王猛的主持下,革新措施给秦国带来了一派崭新气象,评价为:“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吕光受其父影响也赞同除尽残暴、肃清枉法者的做法。
对多次反叛之人更是除之而后快。
冯雁的言语同时也令苻重惊讶,听到冯雁的说话方式,苻重想起正是此人害的自己跌逾马下。
“竖子无理!你是何人?竟敢妄加非议!哦……你就是那个蛊惑人心者,究竟使了何种鬼怪之物竟谎称为天雷……”
“去你大爷!”冯雁抡起龙纹刀便劈了下去。
“啊……”
“噗通!”
县衙之内鸦雀无声,众人皆惊!
苻重的人头落在地面,鲜血喷溅而出!
空气凝结了,
时间停止了,
气氛之怪异令人窒息!
谁也想不到冯雁竟然砍下了苻重的人头!
“哈哈……好!贤弟砍得好!”
突然,吕光放声大笑,舒心不已,本来还有些纠结,见苻重已死,吕光颇为解恨!
“贤弟杀得好!听着,今日之事如果外传格杀勿论!如有人问起,就说苻重坠马而亡!都听清楚没有?”吕光沉声说道。
“遵……遵命!”众人齐声作揖。
“到底听清没有?”吕光再次质问。
“听清了。”
“苻重坠马而亡,咎由自取!”
“对!慌不择路坠马而亡!”
众人纷纷应诺,反正人已经死了,多说无益,更没必要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
冯雁偷笑一声心中暗想:
“苻重啊苻重,你要是懂得谨言慎行,说不定多活一阵子,可偏偏多嘴多舌,呱躁不停,莫怪我老人家无情。你咋就不明白“低调”二字呢?”
……
多日征战,将士们疲惫不堪,于是众人在蓟城修整了几日。
吕光将钱库及缴获的钱银物资全部分给了诸将士,每人三千钱,其中有铜钱也有布帛。
本来冯雁不屑于这点钱银,但转念一想,拿了是自己人,不拿反而见外,因为这就是分赃。
所以,对这笔赏钱,冯雁欣然接纳。
跟随冯雁同来的常青、左腾、郭赖子几人更是毫不客气地装进了自己的行囊。
冯雁拿到赏钱后一转手,将三千钱分作两半给了常青与左腾。这俩“穷鬼”总在身边叨叨没钱,冯雁索性分给了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