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商议航道-第2/2页



  “君上英明!”众人齐声道,这算是认可了杨松的决定。

  杨松想了想道:“既然在临海镇进行移民,那么这个海港也就要建立成军民两用型才行,这事文若你就与药师、伯温商量着办吧!”

  “臣遵命!”被杨松点名的三人齐声领命道。

  “文若,北方四镇准备得如何了?”杨松下完命令,想起北方已经决定新建的四领县,便向荀彧问了一句。

  荀彧拱手回道:“启禀君上!关于开发四镇的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完毕,接下来就是百姓的搬迁,小镇的修建,小镇修建完毕即可整改周边土地。”

  “小镇的修建需要多久时间?”杨松再次问道。

  “回君上,因为百姓是分批进行搬迁的,而且需要修建官府、学校、驿站等建筑,还要清理废墟,平整场地等,所以第一期需要耗费点时间,最快也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荀彧解释的回道。

  杨松沉吟片刻,问道:“能否加快速度?若不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荀彧对于这两个问题,想了几分钟,才回答道:“启禀君上!可以加快速度,但需要足够的人手,特别是足够熟练的建筑工人。”

  “建筑工人这块不是你行政厅下工局在负责吗?有什么问题?”杨松疑惑问道。夏国原来就有一只专业的建筑工程队,一直都是由工局在负责,这么这会儿荀彧还对他说人手不够?

  荀彧苦笑着回答道:“君上,这支工程队现在可是在改建山海关呢!”

  “原来如此,那诸位有什么可以建议的吗?”听荀彧这么一说,杨松也想起来了。

  因为这个世界的筑城技术达不到夏国的要求,所以山海关被夏国占领后,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建,像是这种工程,一般都是交由那支有着丰富经验的工程队的。

  杨松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出好办法,但让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进行修建,他又觉得太过耗时,所以才对着在场的几人进行现场质询。

  但就像杨松一样,就这一时之间,众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沉默着思考起来,现场霎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大约十多分钟,刘基抬头对着杨松拱手道:“臣有一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