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发展制度-第2/3页



  近卫:王威,负责领主安全、府邸守卫。

  领卫:杨义,负责领地情报收集。

  这次的制度调整完全就是重新设计了一便,眼光看的很远,为以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考虑。

  让府邸的杨义负责领卫,杨松发现一开始出现在府邸的人其实都各有才能。这也许是系统提供的隐形福利,就看杨松他能不能发现吧!

  至于直属杨松的部门为什么也是局级,这是为了以后方便扩充升级,不然没法奖赏官员,造成赏无可赏,不利于安稳。

  但是直属于杨松的部门在下面的官吏看来,天生就比其它部门高半级。

  杨忠负责天启县的行政管理,下辖:

  卫局:周泽,负责治安、巡察、侦缉。

  户局:魏冬,负责民政、户籍。

  农局:方庆,负责农、林、渔、牧。

  工局:张玉,负责工业、矿产。

  而商局、医局、吏局、驿局和兵局都还没有人选,还要进行招考补充官员才行。

  商局负责商业;医局负责医院诊所、防疫;吏局负责吏员的招考和人事管理;驿局负责邮政、驿站、交通;工局区别与军工局,负责民用工业和矿产开发。

  卫局就是还是和以前一样负责城市治安巡查,和户、农、工、商一样,都是改变了一下名称而已。

  镇级一样分为领主直属部门和镇长管理部门,镇级除了不设立直属的军部、近卫、科技局合地方的吏局,其他一样,但称所,属于所级。

  经过调整后的行政制度更加完善,县级成为主要的行政等级,镇级作为次要辅助县令管理。

  而且镇级的官吏也要重新招考,原来官吏职位也要调整。

  其实下面还有设立“村”这个行政等级,根据规划,“村”这个等级的管理其实由各个村的百姓进行自治,推举拥有德望的担任村长。

  但还是只是设计而已,现在的领地只有一个海军村,而且经过重新编制后,会重新升级为海军镇,这样领地目前就没有“村”这一级了。

  而且就算是城外的两个据点,也只是临时的休息之所,不是固定居住点,也就没法使之变为村了。

  县级的吏员的编制以五人为标准,根据部门需求调整。比如卫局,周泽负责管理,下面还要设捕头和捕快,而且数量需求很大,所以暂时定为五人一队,共三队十五人,捕头三人,捕快十二人。

  “制度已经很完善了,接下来就是把空缺填补上,朱熹和杨忠你们两个共同负责这次招考,最后把结果汇报给我,招考过程我会让监察和领卫进行监督的”。杨松说道。

  “遵命,主公。”几个负责人回道。

  “以后镇的主官称镇长,下属所的主官称所长,同样,县的主官称县令/长,下属局的主官称局长,吏员称名即可,所有官员称呼以官职称呼,废除“大人”的称号。比如对于我的称呼,可以称我为领主,废除“主公”的称谓”。杨松继续命令道。

  看到众人都有不解的神情,杨松于是解释道:“领地已经废除奴仆制度,“主公”之称表示你们还是我的家仆,称我为“领主”则表示你们是我的属下”。

  “主公…不是…领主英明!”

  “嗯,记住,不允许拥有私兵、家奴,可以招收护卫,杂事可以招收佣人,制定契约,一切以自愿为主,禁止限制人身自由!”杨松郑重道。

  “遵命,领主!”

  杨松决定把握这次机会,废除一些不好的制度和陋习,比如奴仆制度和私兵制度,又比如:

  “以后凡我华夏子民不得对官下跪,下官对上官、官员对君主都不得下跪,以作揖之礼代之,此乃陋习,从今改之。”杨松非常严肃威严的命令道。

  杨松也知道,如今他发布的一些命令会遭到质疑,一些思想和这些“古人”有很多不同之处,无法理解,但他作为后来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就变的明了很多。

  趁着现在领地初始,就像一片白纸,可以让他随意绘画,不然等以后各方面固化、积重难返以后再行改革,到时候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只是眼前的质疑和不解了。具体有什么后果可以参考文艺复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