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摇色盅-第2/3页





    吴孝祖与蒋志强对视哈哈一笑,两赌徒耍的愉快。

    “你摇色蛊,我没道理不跟。何况你这样细心专业?”

    蒋志强瞥了一眼厚厚的剧本与故事板,笑笑抽~出三支雪茄,分散两人,“几日前,一个扑街拿着一页大纲就同我讲投资。张口就300万!难道我蒋志强长得像凯子?”

    “凯子倒不像,大水喉就一定有。”邱立涛在旁打趣。

    豪赚几百万,蒋志强在圈内大水喉的名头不胫而走。无数打着拍片的“鱼佬”来逮蒋志强这条“水鱼”。

    电影市场火热之后,港岛电影圈特产了两种特殊群体,一个群体叫“鱼佬”,另一个群体叫“水鱼”。

    水鱼就是被骗口中的肥羊。鱼佬自然就是那些骗子。

    其中台湾佬、东南亚片商没少成为“水鱼”。没想到竟找到了蒋志强头上。

    “我是笨鸟先飞而已。全港几多精明人,我当然只好另辟蹊径。虾米被食的不是一只两只。”吴孝祖轻笑。

    “笨鸟我就没睇到,雄鹰就有一只。”蒋志强笑道,“几只笨鸟能叼来千万票房?难道虫子都盲的?”说完指了指故事板与剧本,“最起码他们学你一样在出来行骗,难道说港岛电影圈已经这样好搵钱吗?”

    吴孝祖轻轻一笑,不置可否。

    港岛电影人现在眼睛瞳孔打开,全都是$$的符号,你给他们讲打磨剧本?他们问候你老母才对。吴孝祖也钟意钱,但比这些人的眼光稍微远那么一点。

    嗯,大约三十多年的长度。

    “搵钱就一定有,好赚就未必。”吴孝祖吐了一口烟,缓缓道,“最近我接到最少几十个电话,开口闭口搵我去开片。全都一副大水喉做派……”讲到这,吴孝祖点了点自己的头,自嘲笑道,“个个当我招财童子。”

    “就算我系招财童子,但又何必舍真观音,去投奔泥菩萨呢?”吴孝祖笑着调侃。

    个个都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张口闭口恭维,但实质内容一点没有。当吴孝祖三岁小孩吗?一点好处和实惠都没有,真认为吴孝祖是舍己为人的好同学?既然能赚钱,又何必让你上船呢?

    没好处,吴孝祖何必舍近求远?

    “哈哈……看来你也被人看成水鱼了。”蒋志强大笑揶揄,“可能他们认为只要描绘出广阔蓝图,就一定让你这位新晋导演拜服喽……”

    “所以说现在电影市场一片混乱呢。卖粉的、混社团的、开马栏骨场的,哪怕卖冰棒的都恨不得钻进来。好似所有人都认为这行好搵钱……”邱立涛打趣道,“谁让祖哥你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就搵千万呢!”

    三人一起大笑。

    趁着邱立涛去楼下取茶叶,蒋志强手掌一翻,“60万,五五分?”

    “你这大水喉送钱给我,我当然不嫌烫手。不然我就只能动老婆本了!”吴孝祖欣然接受了邱立涛的投资和分成比。

    80万总投资,对方投60万,1024自然投20万就可以了。但制作分成比却是五五分成。用别人钱赚钱,没道理不同意。从这一点看,蒋志强这位大水喉确实很豪爽。

    最起码他懂得砸钱!

    影片的制作,一个导演压上全部身家去拍片的无疑是少之又少。融资才是正常的制片程序。

    当初,吴孝祖压上全部身家那是迫不得已。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选择“借鸡生蛋”。除非那些鸡真的不靠谱。

    电影制作,多方面利益都要有所均衡和考虑。制作也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既然每一次拍片都是赌博,那么你怎么肯定你一定赢?

    从好莱坞至港岛,看一遍,有几位导演拍片独自斥资进行影片拍摄?其中不乏成立电影公司的导演。

    真正的大导演谁会去赌身家拍片?哪怕他是电影公司老板也一样。

    资本在电影市场本身就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尤其是大制作上边,更是如此。

    同时,吴孝祖也不认为自己有无敌光环,拍的电影就一定大卖特卖。

    拍电影就好比在赌桌上摇色蛊,买定离手,谁也不敢赌自己一定赢。吴孝祖不是神,哪怕他是神,也不是赌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