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报道
洪口镇镇政府办公楼,这是洪口镇的标志性建筑,每个进入洪口镇的人,第一眼就能镇政府的大门,并深深地为本地官员的廉洁性所感动,不说别的,只是镇政府的那一面墙,就能让你体会古老的韵味。
“大爷啊,你确定这是咱们的镇政府?”郑宏向路边的一个老头开口问道。
“小伙子,这就是镇政府,老汉我都七十多了,还能和你开玩笑不行。”
说着,老头从废墟之中扒拉出了一块牌子,上面正是金山县洪口镇镇政府的字迹。
老头一边擦着牌子上的灰尘,一边说道:“小伙子,看到没有,我没骗你吧,这里就是镇政府。”
此时的郑宏有无数句MMP想要一吐为快,郑宏从北京回来之后,想象过自己报道的洪口镇会有多穷困,可是他没想到,洪口镇能够穷到镇政府竟然都只剩下一面墙的情况。难怪当初自己在县组织部报道的时候,那些人看向自己的眼神是那么的奇怪。
老头打量了一下郑宏的穿着,知道郑宏绝对不是这洪口镇里的人,于是开口询问道:“小伙子,我看你不是咱洪口镇的本地人,你来这里是干啥的?”
“大爷,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咱们洪口镇镇政府工作,今天刚在县里办完手续,走了几十里山路竟然是这么个情况,您知道咱们的镇政府现在在哪里办公吗?”
郑宏想的是,虽然这镇政府塌了没钱去盖新的,但是镇上的工作总归是要做的吧,因此郑宏想从老头这里问出现在镇政府的办公地点,先把入职手续给办了。
谁知,郑宏说完这话,老头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太好了,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啊……”
郑宏被这老头的疯言疯语给弄懵了,这是怎么个情况啊这是。
好在老头只是嚎了一会儿,知道继续哭下去也解决不了问题,然后他便擦干眼泪说道:“小伙子,对不起,让你见笑了。”
“大爷,没事,不过您为什么哭啊?”
对于郑宏的询问,老头便对郑宏解释道:“小伙子,你不知道啊……”
经过老头的叙述,郑宏才明白,为什么梁家会那么轻易的给自己允诺副科级的职位,现在郑宏才明白,不要说副科级,就是正科级的镇高官,对郑宏来说也是轻而易举。
比如郑宏眼前的这个老头,他不是别人,正是本镇的一把手,镇高官刘正明。
按照老头的说法,这洪口镇乃是穷山僻壤,居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土地,可是这一年到头下来根本攒不了几个钱,甚至还会亏钱。
平日里的油盐酱醋之类的必需品,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借着使用,甚至连家里只有一件衣服,全家人互相轮着穿的情况都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调来洪口镇的官员,有关系的马上就被调走,没关系的花钱找关系也要调走。
现在当官的,要么是为钱,要么是为财,可是在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贪都没地方贪去。
后来县里也是知道洪口镇的情况,于是便不再安排新的官员过来,而是就地提拔起洪口镇的本地人物。
刘正明身为镇政府中年龄最大的存在,成功荣获洪口镇镇高官的职务,然后更是身兼镇长、党政办、组织人事办、统计办公室等等等等职务,总之是身兼要职。
听到这里,郑宏开口问道:“大爷,哦,不,刘书记,咱们镇委除了您,还有其他人吗?”
听闻这话,老刘头从怀里掏出张纸来,然后从旁边找了几颗枯草卷成烟卷,点上火深吸一口说道:“有啊,怎么没有,咱们这镇委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是五脏俱全,最少还有个收发室人员呢。”
“那咱们的收发室人员是谁呢?”郑宏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是我老伴,你大娘。”
这当官的都没了,哪来的工作人员,原先确实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每天签到后自己去干自家的工作,可是后来伴随着暴雨将办公楼给淋塌了之后,镇委就彻底的散了。
如果镇上的居民需要办理什么业务,需要刘正明亲自带着去县里相关单位办理,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开支,只不过是麻烦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