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编织艺术
“小薛子,这两天的骑车技术进步很大嘛,没第一次那么颠簸了。”夏雨婷小嘴贴在薛洋耳朵跟前说道。
两人经过两天的颠簸、适应,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么自然的亲昵举动。
“必须的,早说了秋名山车神的称号可不是浪费虚名的。”薛洋洋洋自得的鼓吹。
“天色已经开始暗了,前面好像是有炊烟升起。我们去看看吧,没帐篷露宿野外的滋味可不好受。”夏雨婷指向前方袅袅升起的烟雾。
“好,过去看看。”薛洋应声道。
绕过山坡只见山坳里围座着几间平房构成一座小院,正升起的炊烟应该是在做饭。
二人骑车停在了篱笆护栏外向内张望大声问道:“请问有人在家吗?”
不多时一名五十多岁的农户从院中走出看着护栏外站着的年轻男女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吗?”
“大妈你好,我们是出来旅游的。眼看着就要天黑了,我们想在您这借宿一晚,您看行吗?我们可以付住宿费。”夏雨婷礼貌的说道。
妇女仔细的打量两人,看着二人身上的打扮不像坏人,停在护栏外的摩托车也证明他们确实是来游玩的情侣。
妇女脸上露出了笑容,打开护栏热情的招呼:“快进来休息会,也不用什么住宿费的。我这里偶尔能碰到像你们这样的年轻情侣出来玩,看着天色晚了来借宿的。”
“谢谢大妈,这一路颠簸真是累坏了。我叫夏雨婷,他叫薛洋,大妈怎么称呼?”夏雨婷也没有解释他们不是情侣,这种情况下就算解释了别人也不信,只是眨巴着大眼睛撒娇似得问道。
“我叫张晓兰。”大妈对笑容甜美的夏雨婷很有好感,微笑着回答。
跟在身边旁观的薛洋也暗暗吐槽:漂亮女孩撒娇就是优势,要是换了男人撒娇,额……后背传来一阵恶寒。
“老刘,来客人了。”张晓兰还没进屋就大声喊道。
“谁来了?”屋里走出一个手里抱着一堆竹签的半大老头声音洪亮的问道。
“一对来旅游的小两口想在咱们家借宿一晚。”张晓兰介绍道。
“欢迎欢迎,小屋简陋两位不要介意啊。”刘友福微笑着将竹签放在院中邀请二人进屋休息。
“谢谢大伯。”夏雨婷笑容可掬的感谢着,引来老汉一阵大笑。
二人放下背包喝着茶水稍作休息,疲惫的感觉才渐渐消退。夏雨婷去了厨房帮着烧火做饭,薛洋放轻脚步走到刘友福身后看着他专注的编着竹筐。
刘友福编好一根竹条转头看着认真观摩的薛洋好奇的问道:“小伙子对编竹筐也有兴趣?”
“呵呵,着实有些兴趣。现在都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传统工艺已经逐渐没落很少能看到了。”薛洋掏出香烟让了一根为其点上后感叹着说道。
“是啊,现在的东西都是机器生产,像我们这样流传了百年的手艺已经不多见了。”刘友福抽着烟也颇为感叹。
“我这手艺是爷爷传给老爹,老爹又传给我。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可惜眼看就要失传了。”刘友福眼中流露着落寞。
“儿女怎么没和大伯和大妈一起?”薛洋不禁好奇的问道。
“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起传统手艺,就一个儿子放着地不种跑出去打工了喽!”身后传来一道恨铁不成钢的声音说道。
“爹,你咋出来了,医生不是说这几天让你多休息吗。”刘友福向着来人恭敬的问道。
“我这都好了还休息个什么劲!听到你们说话的声音,好久没和人聊天了就想一起聊聊。怎么?不欢迎啊!”老头中气十足的问道。
“老爷子好,听老爷子说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身体杠杠的!”薛洋送上一记马屁翘起大拇指夸赞道。
“哈哈哈……这小伙子说话实在,我喜欢!”老爷子大笑着也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拿起竹条编织起来。
很快,一个编织精美能放置水杯的小竹篓就编好了。薛洋拿着手中不住赞赏,小小的竹篓精致小巧让人喜爱。
见猎心喜的薛洋拿出挂在钥匙扣上的小刀忍不住在竹篓上雕刻起来,很快一只猛虎下山图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