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自首-第2/3页



  总有十来辆牛车,车上堆满了一包包饱满的麻布袋,里面装的是啥,就不得而知。

  但那些社员箩筐里挑的东西,却一目了然,全是……金黄的谷子!

  人群中走出俩人,为首的正是赵福民,跟随其后的,就是郭永坤。

  公社领导迫不及待想惩处的俩家伙,这下算是到齐了,然而,刚还怒不可遏的李海生,这会儿却完全说不出凶人话。

  只是满脸震惊,诧异问,“哪来的这么多谷子?”

  “我们种的。”

  赵福民哪像来自首的人,本有些佝偻的腰杆挺得笔直,苍老的面颊上满是自豪。

  这辈子就没这么风光过……

  我骄傲!

  “你们……真种出了粮?”不待李海生搭话,一旁的赵利勇已惊恐失声。

  田里旱得连野草都不生的年份,秧苗怎么可能存活,就是来几场毛毛雨都够呛呀!

  还讲不讲道理了?

  “永坤有句话说得好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利勇啊,你这种眼力见差,胆子也小的人,实在枉为领导。”

  “你……”

  “好了!”

  李海生出声将二人打断,眼盯着那一筐筐粮食完全挪不开,这可是愁得他最近觉都睡不着的好东西。

  “赵福民,这里有多少粮,你运来公社干嘛?”他眯眼问。

  “我们大队不是一直拖欠国家上交么,搞得觉都睡不踏实……”

  几名公社领导听到这里,不由哼哼几声。

  来,请继续表演。

  “所以这回手里有了粮,第一想法就是偿还国家的恩情,我算了算,这些年我们大队一共欠国家上交粮81362斤,这里呢,正好十万斤……”

  “多少?!”

  忽闻这个数字,现场所有公社领导,惊得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这能有十万斤,骗鬼呢?”有人提出质疑。

  “那是你们没看到全部。”

  赵福民哈哈一笑,对着左右一挥手,原本堵在公社大门口的人,纷纷向旁边靠去,让出一条过道。

  李海生眼神明亮,呼吸急促,大步踱开,麻利走向门外……

  “我天!”

  然后不仅是他,所有跟出来的人,全部震惊了。

  那条从104省道分出来的岔路上,一字排开,全是人,乌央央的,男女老少都有,肩上全挑着担子,或大或小,绵延二里地不止……

  前头山的社员,应该来齐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

  还真有十万斤!

  天哪,十万斤粮,这是什么概念?

  李海生几人面面相觑,他们跑到县里求爷爷告奶奶,好一阵儿了,才好容易求来五万斤粮。

  这时,一个很土老财的声音传来。

  “过了秤的,十万斤,一两不差,国家对我们不薄,咱现在手里有粮了,就寻思把欠的上交一次性补上,至于多出的一万来斤,就献给国家吧,毕竟……咱现在也不缺这个。”

  哗——

  此言一出,现场一众公社领导,都不是惊讶,而是目瞪狗呆!

  眼下全县都缺粮,他们前头山一个有名的三靠村,竟信誓旦旦不缺粮,还直接将十几年累积下的八万多斤上交亏欠,一次性补齐……

  更牛哄哄的是,又无偿献给国家一万……不,将近两万斤粮。

  这他特么的是真不缺啊!

  那么问题来了。

  凭啥?

  他们凭啥有这么多粮?

  “这……没道理啊!”

  一众领导大眼瞪小眼,仿佛见到了世界第九大奇迹。

  “宏辉,马上安排一下,把粮运到粮站去。”

  李海生当即吩咐,管他三七二十一,到手的粮岂有不要的道理,先收了再说。

  然后,才望向赵福民,顿了顿,眼神又瞥向一旁的郭永坤,板着脸道:“你们俩,跟我来!”

  半小时后,公社一间小会议室里,李海生露出一副恍然表情,终于将整件事情弄通透了。

  “你们粮食大丰收这一点,我不否认,是件好事,但……从本质上讲,还是犯了大错误,怎么能将国家土地私分下去,这严重违反了我党的政策和纪律!”

  面对李海生的发难,赵福民的表情却相当淡然。

  “永坤,你说说吧。”

  郭永坤点头,旋即望向李海生,笑着说,“李书记,对于‘私分’这个词,我们是不赞同的,我们只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将土地细分后,承包给社员,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归国家,社员只是租赁,该缴纳的上交一分不少,不仅如此,各家各户每年还需向大队缴纳一定租金,所以集体的框架并没有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