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四菜一汤,贵人?



  三年前,无名小县

  酒肆的名字很有趣,叫鼓腹,意思简单粗暴,吃饱。

  小二带进的二层雅间空间不大,屋内是东西两边略长而南北两边有些窄,墙上挂着幅不知名的字画,角落立着一只蓝花的瓷瓶。

  老牛进屋的时候,马爷已经坐在了东面的位置上,正撑着头,百无聊赖的等着他。

  一边喝着小二送上的茶水,马爷没说话。

  老牛将身上的包袱在身前摆正,坐了下来。他没喝茶,貌似无意的打量着雅间内的摆设,不经意间拿余光扫过对面的人,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这样安静的氛围并没有保持很久。

  门被打开了。

  小二陆续将菜给摆上了桌。

  菜样不多,有四菜一汤。

  这是本朝以勤俭闻名的太祖建朝立国后开始提倡的饭食规格。

  三个摆好的小菜,一碗菜汤。中间放着一只小碳炉。上面架着一只冒着烟气,不断的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的小烧锅。

  “客官,这肥瘦相间的猪肉片事先煎过,然后再加入酱油,辣椒,再加水后炖煮半个时辰,直到汤色呈酱黄之色为好,最后上锅前再配上嫩豆腐和木耳。”

  小二在介绍菜品,马爷看上去很感兴趣,不时的点点头。对面的老牛不时的咽咽口水,看上去他忍耐的很辛苦。

  看到客官没有打断自己的介绍,小二继续说着,边说边抬手示意,

  “这是时令的一尾黄鱼,煎炸后,放入蒜苗段,辅以高汤小火蒸入味。

  剩下两个菜是我们这儿的特色,

  这是通花肠。

  待羊骨炖煮好后,取出髓混以羊脂,塞入牛肠,以热油淋透,切为小段。

  最后一道是时令的蔬菜,鸡髓笋。

  滚水焯笋,再以清油爆炒,炖煮好的鸡腿,去肉,留髓,辅以香料,置于中间,以做点缀。

  汤是白菘汤,点了些鸡油增香。

  客官,菜上齐了,慢用。”

  小二满脸笑容的介绍完了菜品,抬手朝着二人拱了拱,重新关上门,离开了。

  点了点头,马爷看着那边在滚动喉结的老牛,饶有兴趣的问道

  “你这,有银子以后,平时都吃点儿什么?

  先别说!

  我猜猜,约莫是烧鸡?酱肉?”

  话里调侃的意味很浓,马爷的眼里带着戏谑。

  老牛的眼睛没离开过桌上的菜肴,听到马爷的话后,恍惚着点了点头,没做辩驳。

  哈哈!

  看着他那样子,马爷不禁失笑了,微微摇了摇头,抬起了筷箸,找了块儿腹下的肥腴,夹了筷黄鱼肉,沾了沾四周的汤汁,塞进了嘴里。

  对面的老牛已经忍耐了很久了,此时看到主人动了筷箸,立马不在等待,捉起桌上的筷子,站起了身子就往前够去。

  菜肴放在桌在中间,离两人的位置都有段距离。

  做东位的马爷,吃的慢条斯理。手腕一抖,沥干汤汁,然后以碗就菜,小口进食。

  另一边的老牛就不那么讲究了,夹菜的速度飞快,一次一次的,摆了满满一整碗。好似有人和他抢一样,汤水淋的他面前的桌面一片狼籍,以口就碗,整个人都快钻进碗里去了。

  马爷看着对面的人,不禁没了胃口。每个菜,只是草草的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箸,捧起茶杯,透过身边支棱起来的木窗,朝外面的街景看去,全然一副被那西里呼噜的声音给打扰了吃饭心情的模样。

  “马爷,马爷!

  让开!别挡着......!”

  一阵呼呼喝喝的声音闯入了两人的午饭时间,急促的敲门声从雅间外响起。

  “客官,您的声响小一点!”屋外小二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着急,他在尽力安抚这位情绪失控的爷。

  “滚!我今天要见马爷!”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响起,那人动手了,将拦在身边的小二给狠狠的推开了,看那架势,他马上就要破门而入了。

  “让他进来。”

  回过了头,马爷放下了茶杯,站起了身,淡淡的朝门外吩咐了一句。

  门再次打开了,小二一边扶着头上的小毡帽,一边开门,侧身为那位客人让开了路。

  “我的钱呢?马爷?马爷!”

  来人气势汹汹,两眼通红,脖子上的青筋不断的跳动着,进门就大声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