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书生赴约,改命



  郭北县,县郊

  从城里向外走,无论是百姓们远足游玩,还是公子少爷们打猎赛马都得经过一个小小的八角亭。

  亭子的名字叫做九元亭。

  书箱靠在腿边,手里捧着一部书,书生坐在亭子的台阶上,手上握着一支笔,不时的在脸前的书上,勾勾画画。

  那天,被韩秋分接住的镖上带着一张布条,步上写了这个亭子的名字,和见面时间。

  书生在等人。

  一会儿马车摇摇晃晃的吱吖声,从远处传来,不时的还伴着几声鞭子抽打马匹,人的叫喝声。

  吱

  马车停在了离书生不远处的地方。

  书生抬头看了马车一眼,从书箱中取出了一席竹子编成的小帘,将手里的笔放进去,卷好,连同手里的书一道放回了书箱,拍了拍后摆上的灰,站了起来。

  帘子掀开,一位穿着秀丽,粉白黛黑的女子在马夫的伺候下,下了车。

  “你在这里等我。”女子对马夫吩咐道。

  提起罗裙,女子往书生的方向走去,看着眼前靠近的人,书生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背负着手,站的笔直,穿着布鞋的脚不时的往外翻着。

  三年前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穿着灰色长袍的书生穿梭在地上的蒲团间,给一群正端坐着的孩童蒙学。

  “父子恩,夫…”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孩童正满脸严肃的跟着书生诵读。

  “读书?地不种啦?”把目光从手上的书卷上挪开,书生看着私塾的门外,粗重的眉毛抖了抖。

  这年头,这样的情况不少见,人丁稀薄的家庭,七八岁的孩童就得学会干农活了,在这些孩子的父母中,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读书没有种地来的有用,毕竟中举的老爷那都是受文曲星关照的,他们可不相信自己这泥巴命能有这样的福气。

  门外说话的人叫老牛,是个种地的。

  老牛身边的人是他的儿子,小牛。

  书生抬手揉了揉眉心,嘴里继续诵道:“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则敬,臣则忠。”

  屋外的喧哗很快就平静了。

  小牛被老牛带走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牛一直都没有来过私塾。

  一直到了第五天

  “先生…”一个怯怯的声音在私塾外响了起来。

  外面站了个穿着粗布衣裳,扎着两条辫子的女孩,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

  书生看了眼下面的孩童,说道:“继续诵读,等会儿我回来,每个人都要来找我还课,若是不过,我可是会打手板心的哦。”说着书生拿起戒尺对着空中虚拍了两下,出门去了。

  屋内的诵读声不止。

  “先生,我是小牛的家姐。”女孩见书生出了门,往前走上一步,开始介绍自己。

  书生看到女孩的左脸上有片红肿,眉头不禁挤了挤。

  “我父亲让我来和您说,家弟以后就不来蒙学了。”女孩说完对着书生行了个礼,就准备转身离去。

  脸上闪过一丝不愉,”你的脸是怎么回事儿?”书生拦住了要走的女孩问道。

  “没事儿…”女孩不愿多谈,转身跑走了。

  看着女孩跑走的方向,书生眯了眯眼睛。

  晚上

  “老牛,怎么样,让你女儿给我儿子做小妾,从此以后保管她吃香喝辣。”穿着一身铜色绸衣罗衫的人,此时正一脸张狂的对着老牛说道。

  说话的人姓钱,开钱庄和当铺的,是这十村八店最有钱的土财主。

  老牛家的地是钱财主家的,平时只是租给牛家种而已,在这片小城镇,钱财主家绝对可以说的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照常理来说,他是不可能和这个姓牛的农民多废话的。

  偏生钱财主的儿子是个傻子,那些和他家门当户对的人家担心女儿嫁过去以后,和傻子结婚会受委屈,所以这财主家的少爷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呢。

  钱财主看这老牛家的闺女长的也清秀,年纪也小,家世也清白,遂产生了将这女孩许配给自家儿子做妾的念头。

  对于这件事,女孩不愿意,小牛也不愿意,老牛倒是满开心。

  要知道这租税都握在财主手里,人家想涨就涨,想不收也就不收,这平白就能让日子好过不少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