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可避免的一战



  “石虎与石勒、刘渊不同,刘渊再如何,也还算是第一代创业之人,知道创业艰难,石勒成为过奴隶,知道底层百姓是如何艰难,尽管残暴,却还知道修生养息的道理。”

  “石虎算个什么?他不过是个二代子弟,若无叔父石勒,他早不知死在了哪里,至于石虎的儿子们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残暴、贪婪甚于其父。”

  陈启国叹息道:“不知道与民修养,只知道一味索取、掠夺,最为肥沃的土地大片大片荒芜,去岁乱战更是雪上加霜……”

  “百万大军?”

  “哼!”

  陈启国嘴角一阵不屑。

  “十州之地也无四百万之人,咱们已占百万,石虎拿出此百万,没屁粮食的百万大军,他若真的够聪明就给老子老实些,老子还能给些粮食与他,不是为了救他,而是为了救那些已经易子而食百姓!”

  牛阚心下叹息,不去看石虎连年所做之事,永远不知道他的混账,连年重压,丝毫不给百姓丁点喘息机会,但凡给一息机会,如同此时并州,大片大片最为肥沃土地可以耕种,一年即可种出数年食用之粮,又岂会有此时之饥饿易子而食?

  牛阚苦笑叹气。

  “别人不知晓八弟因何要给石虎粮食,大哥知道,知道八弟并不是真的害怕了石虎,还是担忧那些百姓而已。”

  “可八弟想过没,即使八弟给了石虎再多粮食,他也不会给了名下百姓一粒粮食,也还只是养了军卒。”

  陈启国点头说道:“大哥说的是,无论给了他多少,也绝不会救助百姓,绝不会承咱们一丁点人情,反而会反过来打咱们,但石虎有了粮食,就不会吃人,此时正值天暖物盛之时,尽管没粮食,却也可以寻了些野菜,十州之地仅不足四百万之人,几如百里无人烟之境,搜刮野菜、鸟兽鱼虫还是可以活命,此时,如同咱们这般,抓紧种了豆子、栽上禾苗,入秋还是可以收获一季粮的,有了粮食,也就缓了一口气。”

  “可若不给粮,一斛粮食就是两个人的命,百万大军,核心二十万胡丁青壮,或许……余下八十万人只是这二十万人的口粮,或许还不够,因为一旦来打咱们,他们就又错过了此时耕种,就意味着……从现在一直到来年夏收都要以人为食,会把所有人吃光的,无论如何,暂时先让石虎停住脚步,先让他们在洛阳稍微耕种些田地,不为别的,先保那些将要当做粮食的百姓为先。”

  “唉……”

  牛阚深吸一口气,叹气道:“该死的石虎来了洛阳,估摸着一时半会儿时不会回邺城了,可这就将咱们围了起来啊,老是这么守着也不是个事啊!”

  陈启国起身拍了拍屁股泥土,说道:“有些事情急不来,河东郡虽无上党郡、乐平郡那般易于守住险关谷道,可有了关中,有了潼关又有不同。”

  “石虎肯定是不甘心的,顶多来年,肯定会打上一场,若是可能,咱就集起并州、关中三十万人,与他正儿八经拼杀一场,让他真的疼了,今后也就安稳了。”

  牛阚与他一般,拍打了几下身上泥土,点头说道:“八弟说的是,若不将石虎打疼了,他是不会甘心的……那是……那是九叔吧?”

  陈启国一愣,忙转头去看,正见一队人马出现在东面,看到高高挑着的“并、同、陈”黄旗,本能的就想到是陈九,脸上也露出苦笑来。

  陈启国毕竟是并州将军,得了关中,也成了两地总管,虽光着膀子耕田,却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知,每日也会有无数探子前来报告各郡县大小之事,自也知道陈九出大同郡南下河东一事。

  如今的关中百姓并不怎么畏惧并州军,陈九千骑前来,该耕种的依然耕种,该拾取杂草的依然拾取,没有因为千骑前来而恐慌不安。

  陈启国、牛阚、胡氏、九娘来到道路边等待,没用了多久,相互谈笑间,千骑护着的马车就来到了两人身前。

  陈启国、牛阚上前,两兄弟很是轻松将陈九弄下了马车。

  陈九没有理会两兄弟,而是向胡氏微微抱拳一礼。

  “夫人劳累了。”

  胡氏将调皮捣蛋的曦儿送到陈九怀里,笑道:“算不上劳累,左右也只是些耕种民事,尚还比不得陈将军操劳军略之事,大同郡还算安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