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书生作诗



  平时基本上碰不上的几个人,今天全碰上了,酒馆里也不再像是从前一样冷清了。

  多几个便多几分人情味,这才是酒馆该有的样貌嘛,张铭这样想着。

  公孙羽见柜台前还站着一人,与张铭聊的正欢,却是个生面孔,于是便道:“这位兄台是?”

  张铭道:“酒客,算是朋友。”

  顾青山对公孙羽拱了拱手,算是打个招呼。

  公孙羽拱了拱手,身后的四人看着,也不插话,在外面基本上都是公孙羽领头,他们四个跟着吃喝便是。

  “酒馆外面那两人是怎么回事?”公孙羽继续问道。

  “两人?”

  顾青山疑惑一声看向了门外。

  只见台阶上坐着一个伛偻的老汉,他也没见过,于是便有些疑惑。

  张铭摇了摇头表示没事,说到:“人家愿坐哪里,你们管这些干嘛。”

  “呃…好吧。”见状,这两个人也没有多问。

  “喝什么酒?”

  “给我拿一壶梅花酒,你们呢?”公孙羽扭头问向身后四人。

  “梅花酒。”

  “当然是梅花酒。”

  除了刘易寒没说话外,其余四人都是点的梅花酒。

  见状,公孙羽问到:“易寒,你喝什么?”

  “我……”刘易寒抬头看了一眼,不明白为什么公孙羽要问自己,既然问起来了,他只好答道:“一样吧。”

  “五壶梅花酒。”

  公孙羽给了银子,随后几人便坐了下来。

  顾青山手里拿着酒杯,看着门口台阶上坐着的那个背影皱了皱眉,他总感觉有些熟悉,但却又记不起来。

  张铭取酒端给公孙羽几人之后便回到了柜台,见顾青山一直盯着门的张伯,于是便问到:“你看什么呢?”

  顾青山回过神来,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只是看那人有些眼熟。”

  “那说不定你真见过,这人可是个宗师境修行者。”张铭道。

  “哦?”

  顾青山听张铭这么一说,随即便思索了起来,在自己的印象中还真没几个这样的人,思来想去也没想出这人是谁。

  “看你这样子,估计是你的错觉了。”张铭摇头说到。

  顾青山听到这话也不去想了,点了点头道:“估计是吧,张兄喝酒。”

  张铭拿出葫芦与他碰了个杯,喝了一口。

  酒馆门外躺着一个白发男子,一旁的台阶上坐着位老伯。

  那老伯盯着官道旁的树木,耳朵动了动,又时刻注意着酒馆里的情况。

  老伯看了一眼躺在自己身旁的白发男子,扭过头继续盯着官道旁的树木。

  片刻之后,张伯嘀咕了一句:“嘿,这人都跑出来了,这下有意思了。”

  那头白发可是明眼的很啊,估计也只有他们这些老东西才记得以前的那些人吧。

  酒馆里的人一多起来,话自然就多了,就属公孙羽那一桌话最多了。

  没办法,谁叫书生和蛮子是个话痨呢。

  “还是这梅花酒好喝啊,我昨日还专门为了这酒作了一首词呢,要不要听听?”

  “嘿,臭书生,就你那诗才,还是别拿出来显摆了。”

  “臭蛮子,你就不能不跟我作对吗!”

  “那可不行,老子一天不说你两句心里不舒服。”

  “哼,不屑与你这个粗人说道。”

  “我看你是说不过我吧,哈哈哈。”

  “臭蛮子别吵了,听我念诗。”

  “行行行,我看你能做出什么诗来。”吴蛮子嘿嘿一笑,喝了口梅花酒等着看这书生闹笑话。

  宋书生什么水平他们还不知道,作诗?别逗了,他作的诗能听吗?

  宋书生清了清喉,开口道:“听好了啊!”

  公孙羽有些无奈,笑了笑听书生作诗,希望他这次做出来的诗能听吧。

  “哪管前尘风萧……”

  “可以啊。”首联一出,公孙羽的眼前一亮,有些期待了起来。

  顾青山闻声也望了过去。

  宋书生见状有了胆子,继续往下念。

  “杯中梅花可好?”

  “此酒只应天上有……”

  “只可惜是我囫囵吞枣。”

  “咳咳咳。”顾青山被酒给呛到了,连忙用手擦了擦嘴。

  “……”

  听宋书生念诗的人都是一头黑线。

  这算什么诗?牛头不对马嘴,你这叫作诗?哦不对,你说是词?这也算是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