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破冰者



  张旋龙说:“我感觉您是想做学习机啊。”

  童建国点点头:“你觉得怎么样?”

  张旋龙竖起大拇指:“小弟对您的眼光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什么这么说?”

  “我在中关村浸淫也有两年了,这两年中关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说句不客气的,目前为止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哈哈,有这么夸张?”

  “真没夸张。这些人大多是受感召,凭着一腔热血就干起来了。”

  “哦,对,那本书写得不错。”

  童建国听说过,它对当下人的启发远远超过了后世的。

  但对童建国来说,这就如同看过了大刘的,再回过头去看凡尔纳儒勒的一样,那就索然无味了。

  “他们有热情,可在体制温室里待的久了,难免书生意气,缺乏市场意识。”

  “你说的有道理。如果不是靠体制内的摊派、统购统销,中关村的这些电脑企业都很难生存。”

  “是啊,眼下国内的电脑市场其实并不存在。动辄几万块钱一台电脑。别说国内的这些利润微薄的企业。就是咱们港台也不太容易推广。所以说,您从学习机切入,这非常务实,又有战略眼光。”

  “哪里,哪里,其实我是喜欢玩游戏,才产生了这个念头。”

  “哈哈,兴趣才是最大生产力。”

  聊了会儿,童建国感觉张旋龙确实有些头脑。

  有市场意识,又有一定前瞻性。

  所以,当他提出合作开公司时,童建国便一口应承下来。

  “谢谢童总!”

  “能跟你合作是我的荣幸!来咱们以茶代酒!”

  段永平和求伯君在一旁也兴奋不已:“咱们公司叫什么名字?”

  “让张总起吧。”

  “别,童总你来。”

  “你公司叫金山,我那边有个蓝川新能源。干脆,咱们就叫金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好!这个名字好!”

  “我平时在蓝城,来回跑不方便,就由旋龙老弟来执掌大局吧。”

  “别,别!”

  “怎么了?还想让我长期驻扎啊?”

  “我觉得小段就行,我就负责市场销售吧。”

  段永平连连摆手:“不行啊!我太年轻了。”

  张旋龙拍着段永平的肩膀:“他行的,懂技术,脑瓜儿灵,有市场意识。”

  求伯君也说:“是啊,段大哥很有想法。”

  童建国也冲段永平点点头:“你看,大家都看好你,你就来吧。再说咱们现在是创业阶段,大家在一块儿干,没什么谁高谁低的。”

  “好吧,咱们先一块儿干着。要是我干的不好,你们随时把我拿下来。”

  “哈哈!你一定行的。”

  有了张旋龙的加入,童建国就省心多了。

  他们三个人,求伯君20岁,段永平23岁,张旋龙也不到30岁。

  三个年富力强的小哥们儿,就让他们在首都张罗着,童建国先回蓝城了。

  “哎呀!老了!再干几年就该退了。”

  回到家里,当两双儿女环绕膝前时,童建国不由得感慨。

  赵君在一旁收拾着桌子撇嘴:“哼,四舍五入就算不惑之年了。”

  “嘿嘿,我是想空出更多时间帮老婆分担。”

  “哼,帮我分担你就多挣点钱,让我不用上班,在家里当阔太太。”

  “财迷!我今年年底分红,起码能分10万,你就回家来当阔太太好了。”

  “哼,10万太少了。”

  “那你要多少?”

  “怎么得100万!”

  “财迷!这可是你说的啊!”

  童建国开办了这么多企业,却并没实现财务自由。

  眼下是飞速发展的时代,100万看着很吓人,但要不了多久就不值一提了。

  这段时间有个叫朱晓琳的歌手很红,她跟首都的程琳并称为南朱北程。

  两个人一个嗓音高亢,一个嗓音婉转。

  程琳唱了首没引起多大反响,朱晓琳拿过来唱了一下,便一炮打响,大街小巷都开始传唱。

  朱晓琳的妈妈领着她四处演出之际,他们就立下一个宏大理想——赚它100万。

  没过几年,朱晓琳便实现了这个理想。

  但她也很快泯然众人矣。

  她手里的100万也变得平庸。

  实际上童建国眼下几乎没有买不起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