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有钱没地儿花



  接下来的几天,大勇和建波每天都驮走半麻袋的包包。

  但很快他们都涉及到同一个问题。

  “他们没那么多劳保用品,想直接拿钱买。”

  “我这边也是。”

  童建国之所以才用手套换包这么绕的销售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嫌。

  要是在重机厂或者红棉厂这样的大厂里一手钱一手货地忙活,就容易给人落下倒把的口实。

  大勇和童建波都不好交待。

  “大勇你怎么看?”

  “我觉得没事儿,咱们是熟人互相帮忙而已,你是帮厂家卖货。”

  童建波也说:“是啊,哥你也太小心了,咱又没到厂子里吆喝买卖,是她们自己上赶要买的。”

  老妹儿和老同学都赞同,童建国也只好松口了:“反正快过年了,就按你们说的来吧。”

  腊八之后,也只是两三天的功夫,四麻袋包包又全部出手了。

  这一趟童建国又赚到了四五百元。

  童建波急吼吼地:“哥,咱们再跑一趟吧,离过年还有好几天呢。”

  “不急,姚厂长不说了吗?年后会给咱们送一车过来。”

  “浪费时间……”

  卖东西确实应该趁热打铁。

  而且年前和年后的消费能力会大相径庭。

  这会儿的春节前集中消费比后世更凶猛。

  因为大家平时都憋坏了。

  但童建国不想过度利用大家的这种心理。

  步子迈大扯着蛋嘛。

  着啥急?

  这几天的功夫,童建国赚到的钱已经够很多人一辈子赚的了。

  童家房后是老何家。

  老何比童华章大几岁,是个胡北佬,只有两个双胞胎女儿,在远近街坊里,数他家日子过得舒坦。

  年前,他跑过来兴奋地告诉童华章:“日嘛,老子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攒了800块钱!”

  普通职工一个月就三四十块钱,还得养活一家老小,能攒下800元当然不简单了。

  要知道,眼下600块钱就能买六间大瓦房!

  没来到这个年代以前,童建国以为这会儿没有私房。

  其实还真有。

  一种是自建房。

  比如,有的单位没能力给职工分房,但可以划拨一块儿土地给职工,让职工自建房。

  这种自建房跟单位分房最大一个区别就是它不用交房租。

  像童华章他们这种单位分房的,每个月都要交房租,类似于后世的廉租房。

  当然,租金就是意思一下。

  还有一种房子位于城乡结合部。

  这种房子的产权更乱。

  土地有可能属于街道,也有可能属于企业,更有可能属于村子里。

  这两种房子虽然没有房本儿(这会儿任何房子都没房本儿),但有一种类似地契的东西。

  你买下来的话,跟原房主一起在“地契”上签字画押,最后拿走地契,交易就算完成了。

  就等着房地产开发的时代到来,被当做历史遗留问题,直接一刀切解决。

  要么拆迁接受补偿,要么继续住下去。

  童建国之所以有了买房子的念头。

  除了投资以外,还想买来当仓库。

  以后包包越来越多,跟家里堆着总是不太方便。

  可600元买回的房子基本属于遮风挡雨都困难那种,拿一把镐头就能把家给拆了。

  你要想当仓库就得收拾收拾。

  这会儿收拾房子可难了。

  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统购统销、国家调拨。

  比如,水泥是一类物资、玻璃是二类物资、大便器是三类物资,没有领导批条根本买不到。

  把房子建好了更麻烦。

  因为这会儿的人什么都偷。

  偷玻璃、偷窗框、偷砖头。

  就他妈像鬼子进村一样,只要没人看着,他们见什么拿什么。

  要不怎么说干掉圆明园的并不是鬼子,而是那些吃掉袁崇焕肉的像鬼一样的鬼东西。

  东门外这片居民区东头有一户人家养鸽子。

  他家人出门两三天后再回来,墙上就被人刨了个大洞。

  小偷进来直接把他家鸽子端走了。

  妈蛋!太操心了,还不如买点小玩意儿。

  童建国有好多天没来首饰匠这里瞅瞅了。

  不知道他攒了多少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