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化身木匠-第2/3页



        另外,目前的季节大概是以前社会的五六月份,这从小猞猁和小羊的出生及生长时间可以判断。丁奇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厚皮毛来应对冬天的到来,原始社会的冬天不知道有多冷,但凡事往最坏了想提前应对总是没有错的。

        比如黑龙江漠河在冬天的状态,就可以作为目前时代的参照物。那么具有保暖性能的狼皮、狐狸皮、熊皮等,将会是他以后打猎的目标,前提是他要遵循生存狂的原则:不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环境中。

        丁奇躺在床上感受了一下之后,起身拿出放在越野车上的长柄铁锹,沿着房屋四周挖出一道排水沟,又在房屋后面靠近山坡的位置堆出一道高半米的矮墙,墙从竹林那里斜着建到小溪那边,用来阻挡、引导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

        这两天丁奇感觉空气中的湿度有些大,很有可能会有一场雨水降临,因此他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事到临头慌乱不堪。那句台词怎么说?

        “小心呐!打雷喽,下雨收衣服啊!”

        足可以看出下雨时人们的慌乱状态,尤其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人。

        这七天时间,丁奇的伤口恢复得很好,肩膀那里仅有一些细小的伤疤留下。他还利用一些散碎时间,借助钢锯和多功能军刀上的锉刀,将两个副油箱把手后面一块平整的地方切割掉一块长方形下来,一个油箱作为烧水壶,一个作为储水桶,这样他就不用来回去小溪边取水,生活也极大的便利起来。

        而那两块切割下来的钢板,丁奇将其中一块从中截断成两块长方形钢条,再借助多功能军刀上的钢锉将它们做成两把锋利的刀片,刀片右边钻出两个孔,用竹签卡在一根木柄前方,一把镰刀就做出来。

        一连做出两把镰刀,丁奇也是累得不行,不过看到割草的速度和便捷性,他也非常满意,确实比开山刀好用多了。一时兴奋起来,给两头羊割了一大堆草出来。但这两把镰刀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得经常更换竹签,可相比它的优点,这点缺点也算能接受,两把镰刀交替使用,也不会影响割草的速度。

        不过看到这一大堆草,搬运和储藏也是一个麻烦事。因此,丁奇又打上了竹子的主意。他砍了十几根竹子回来,利用晚上的时间先是破竹片、竹篾、烤竹片,然后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样子做了一个竹背篓,看着很蹩脚、丑陋的样子,不过很结实耐用。配上两根细藤条编成的背带,背在身上正好合适。以后他就不用担心出去外面走一圈,带不回来更多有用的东西了,单位时间内的办事效率也提高不少,至少五六次才能抱回来的青草,现在只需要两趟就能背回来。

        接着他挨着羊圈建了一个防雨的竹棚,棚顶用山坡下小河边的一种植物叶子交叠搭成,叶子宽大厚实,连着铺了三层;而棚下则搭了一个简易的竹架,离地半米高,免得储藏其中的青草受潮发霉,羊吃了会拉肚子。

        既然有储存青草的竹棚,那也少不了储藏木头、杂草等燃料的防雨棚。丁奇挨着木屋左边朝阳的地方搭了一间木棚,利用榫卯结构建成,牢固性要比那座竹棚强很多,左边低,右边高,上面也铺了那种植物叶子进行防雨。

        丁奇用斧头劈好的柴火都放在这个木棚下进行阴干晾晒,而在木屋里也放了一些干燥的木头用于日常烧火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