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当家的传说-第2/3页





      看着古都头的狼狈样,大家再也忍不了,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李指挥使和赵戎共事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赵戎的火爆脾气是知晓的,平日里这厮目无尊长,不服号令他都忍了,当然这并不说明李大人是个很大度的人,只是因为赵戎没直接惹到他的头上罢了,所以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赵戎明明知道古都头是自己的小舅子,还敢如此嚣张,这就是*裸地打脸,而且打的是他堂堂指挥使的脸。

      “临阵斩将,不祥。”李大人不愧是朝廷培养多年的资深官员,虽然心里恨不得立即将赵戎拿来剥皮抽筋,挫骨扬灰,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静如止水。听完自己小舅子的哭诉,李大人断然拒绝了下面几个将官的提议,“各位休要多言,如今大敌当前,一切以战事为主。赵将军是我军中翘楚,万不可因几句口舌,便做出这等自断臂膀之事。”众人听了,面露愧色,素质,什么叫素质,李大人这才叫素质!

      赵戎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指挥使的大帐。李指挥使下的令,请赵将军进帐议事,李大人把请字咬得很重,所以去给赵戎传令的士兵非常客气。这基本上在赵戎的意料之中,大敌当前,放眼这近万人的军中,谁敢立马横刀,除了自己怕没有第二个人了。“用得着老子,就别跟爷得瑟!”赵戎有些得意地想。

      “来人,给赵将军看座。”李指挥使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赵戎也不客气,大刀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座。赵戎的行为让帐内众人感觉极度不舒服,能在这个营帐里混的,哪个不是十年寒窗,三篇文章打熬出来的,无论怎样也临不到一个死丘八放肆吧,心中立时对其生出许多不满来。

      见赵戎坐定,李贵看了看众人,接着道:“好了,现在赵都头也来了,我们继续议事吧。”说完,转过头来,面带微笑地看着赵戎,“如今我军为北蛮兵所困,战守两难。都头乃三代将门之后,久经沙场,不知对此事有何高见啊?”

      “高见谈不上,两军遭遇,勇者胜之。”赵戎本以为李贵找他来,是为自己小舅子出头,找自己麻烦呢,没想到,李贵对此事却一字未提,而是问计于他,这大出了他的意料。原来准备好的种种对策各种措词,现在一点用处都没有了,一时间竟然有些失落的感觉。若李贵突然问别的事情,没有经过事先准备,赵戎可能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但好在李贵问的是争战之事,对赵戎来说,这可就是道送分题了,所以不假思索,信口道来,“如今,北蛮国与我军对峙,我部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主动,全军出击,方为上策,若一味死守,则先机尽丧,等北蛮主力赶来,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赵都头分析地极是,本官也有此意,但北蛮骁骑狡猾如狐,若我军全军出动,其必先逃遁,再行袭挠,到时,我军首尾难顾,左右不支,可就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了。”张贵叹了口气道。

      “无妨。”赵戎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可以选精骑一队,与其主力绞在一起,然后再全军出动,对其进行合围,则大事可定。”

      “妙啊!”李贵抚掌大笑道:“赵都头果然是计高一筹。如此,众将官,何人愿带兵深入虎穴,立此头功?”

      此时,大帐之内一片寂静,众人神态各异,但流露出的情感却是出奇地一致,谁愿意去送死谁去,反正老子不去。

      李贵把脸一沉,厉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尔等饱食朝廷俸禄,如今就是这样报效天家的吗?”帐中诸人又不是第一天才从政从军的雏,任你把喉咙喊破,我自岿然不动,你又能奈何?可赵戎却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议事会议,见无人接话,就坐不住了,于是站起身来,抱拳施礼道:“末将不才,愿领命。”

      李贵自然大喜,立即传令明日五更造饭,着赵戎自行挑选三百精骑前去迎敌,其余人马等赵戎信号后,全军向前,违令必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