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夜谈姑苏,闲时再游碧水河-第2/3页
一听他说去玩,籽儿顿时来了兴趣,吵嚷着也要去。慕北陵想了想,今天也没其他的事,军有皇甫方士坐镇,无需多虑,而且一连闷了多日,出去走走也不是什么坏事,便答应下来。
碧水河在关外不远,他也没带多少人,只带了武蛮林钩尹磊和籽儿,再加姑苏坤,六人换了百姓素衣,武蛮去漠北营要了辆马车。昨晚一战,不少漠北将士都认得他,所以很快答应。后有向白面将军忽烈讨了块出关令。
六人驾车驶出关门,车头掉北,朝碧水河驶去。
五六月间正是碧水河发水时节,周围不少老百姓都会去河里捉些鱼虾,以期卖个好价钱。
碧水河的水源自落雪山雪融后流出的雪水,清澈见底,清爽怡人,虽值夏季,触水仍有几分冰凉感。
沿岸绿树成荫,与当初冬日来时的景致大相径庭,清风拂过,河面泛起涟漪,两岸绿树随风而摆。
车架行至河前,老远便见数十百姓在河边钓鱼,时不时有人收杆,钓起来的鱼最少也有三四斤,乐的钓鱼人脸笑开花。
林钩寻了出树荫之地,将马车拴在树干,旁边不远处有个老翁正在起杆,只见老翁双手紧抱着韧竹做成的鱼竿,竿稍被拉成满月状,顺着竿尖看去,一条足有七八斤的大鱼正在水挣扎。老翁也不急,时而扬竿,时而顿竿,任那大鱼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
几人兴冲冲的走过去,籽儿一见水的大鱼,兴奋的连蹦带跳。老翁对他们的到来视若无睹,只专心与那大鱼搏击,足足有半个时辰,才将那鱼拉来。
林谷凑前说道:“老人家,厉害啊,这个大家伙都能钓起来。”
“这算什么,昨天我还调了条十几斤的呢。”老翁看也不看他,继续往鱼钩挂饵。
看他的饵料是一条拇指长的黑色蛆虫,挂在鱼钩时还在不停扭动身子,颇有些恶心。林钩道:“您这是什么东西?”
老翁道:“是山里的雪泥虫。”
“雪泥虫?”林钩一脸茫然。
老翁这才看他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吧。”
林钩笑着点头,尽量摆出一副和善的样子。
老翁道:“这东西冬天的时候钻在雪里,一到春天雪化了,钻到土里,所以我们叫他雪泥虫,河里的鱼最喜欢吃这东西。”说时已经挂好雪泥虫,把鱼竿一扬,鱼线拉着雪泥虫掉入河水。
林钩道:“老人家,把你的雪泥虫也给我们一点呗,我们也来试试。”
“喏,这里还有点,你们自己拿。”老翁指了指靠在脚边的一个小竹篓,里面还有不少雪泥虫。
林钩说声谢谢,也不客气,从车取下几根韧竹鱼竿,绑了线,又挂了雪泥虫,分给武蛮,尹磊,和籽儿一人一根,姑苏坤因为要照顾慕北陵,婉拒林钩递来的鱼竿。
这雪泥虫的确起作用,才没一会籽儿率先调到一条鱼,估摸有四斤左右,小丫头乐的手舞足蹈,催促林钩再给他挂一根,扬起鱼竿继续钓鱼。
老翁见籽儿钓起鱼,乐的老态龙钟的脸皱纹都笑的舒展,连道:“这小丫头真有钓鱼的天赋。”
聊天得知老翁是碧水关外平林沟的人,叫邱二,家兄弟三人,因为排行老二,所以取了这么个名字。平林沟的原住户里多是以前落雪山迁下来的猎人后代。
据邱二说,他爷爷那一辈还在落雪山里打猎为生,后来有一年大雪封山,山里猎物实在太少,为了生计,举家迁到平林沟这个地方,这些年安稳下来后在沟里种些胡粟,闲时来这碧水河打打鱼,贴补家用。
“哟,小丫头那又鱼了。”籽儿接连钓起两条大鱼,邱二笑的合不拢嘴,也不知是说话的缘故还是什么,这一会他的鱼竿没怎么动。
慕北陵让籽儿把鱼交给邱二,邱二说什么也不收,最后还是籽儿赌气似得威胁他,要是不收不钓了,邱二这才连声说谢谢。
慕北陵摸了摸籽儿的脑袋,问道:“邱老伯,你钓一天的鱼能挣多少?”
“不一定吧,小的一条也两三钱,大的可以卖到五钱左右。”邱二一边注视鱼线的变化,一边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