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帮忙-第2/3页



  温桓:“这应当是书院中第一次有人去参加龙舟竞渡的比试,不管最后输赢如何,祖父总应该去看看的。”

  就算那些人没能拿到成绩,该有的鼓励总是要有的。

  温老太爷沉默。

  书院中的人那么多,他肯定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

  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相比,难道不应该是阿蘅才更加的重要么!

  倘若他不是白马书院的院长,那他确实是可以只顾及自己的心意,想要留下来便留下来,根本不用去管那些跑去参加龙舟竞渡的学子。

  可惜,他就是白马书院的院长。

  有些职责注定推脱不得。

  温老太爷说温桓:“……你年年端午节都是在京都过的,今年阿蘅不打算回去,我又临时有事不能留下来陪她,你想要回京都去,还是留在别院中?”

  “若是回京都去,别院中的人手就要再增添些,若是不回的话,那阿蘅的安危就要托付给你,你是怎么想的呢?”

  温桓不假思索的回道:“自然是留下来。”

  祖父在别院中留下的人手,肯定都是信得过的人。

  有那些人在,本是不必担心阿蘅的安危。

  可不担心安危,不代表就不会担心其他的事情。

  小姑娘打小在京都长大,身边时时刻刻都是自家的人,什么时候感受过一个人过节的气氛!

  温老太爷对温桓的回答并不意外,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阿蘅出门前还是一个人,回来时就变成了三个人,像是拖家带口似的。

  谢淮安带着毛毛去了五柳居。

  他要在温家别院借住一夜,总得先告知别院的主人的。

  阿蘅也是别院的主人,但她上头还有温桓与温老太爷,那都是不容小觑的人物。

  谢淮安与温老太爷说了些什么,阿蘅并不知晓。

  几人一起在垂花厅中用过了晚膳,她便带着毛毛回了小竹楼。

  毛毛才一岁大,平日里都是被抱进抱出的,又是刚学会的走路,下地的时间并不多。

  可阿蘅的力气小,抱着小孩没走两步路,就得停下来歇会儿。

  她自己走走停停也没觉得厌烦,跟在她身后的谢淮安却皱紧了眉头。

  毛毛现在走路已经很稳当了。

  其实也不需要一直抱着他,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走路,阿蘅只需要在一旁看着就行。

  等阿蘅再度停下来时,谢淮安已经忍不住想要上前去了。

  这时,毛毛突然推开了阿蘅的手。

  小孩子还不能说出完整的话,只会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

  他软软的看着阿蘅:“我……我走……走……”

  阿蘅蹲下来,视线与毛毛的眼睛持平。

  “毛毛是想要自己走吗?”

  小孩子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阿蘅,让人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是我猜错他的意思了?

  还是他根本就没听懂我的话?

  阿蘅有些迷惑。

  她看着毛毛状似沉思的模样,总感觉很奇怪。

  小孩子向来都是靠直觉行事的,他们看似沉思的模样,若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的话,就很像是发呆了。

  兴许是发呆的时间足够长,毛毛总算是有了下一步的动作。

  他拉着阿蘅的手,顺着青石小径一路往前走着,没有再强求阿蘅抱着他。

  谢淮安跟在阿蘅的身后,看着她们两个走进小竹楼,这才让下人带着他回到自己暂住的院子里去。

  只看这一路上,毛毛与阿蘅的互动,想来他在阿蘅的面前也会很听话的。

  或许不止是听话而已。

  谢淮安已经放下心,阿蘅的心却一直都是提着的。

  “姑娘这是从哪里弄来了个小孩?”才进了院子,就听见常嬷嬷惊讶的声音。

  阿蘅的注意力从毛毛身上分开了一半,转而看向常嬷嬷:“嬷嬷,他叫毛毛,是谢淮安家的小孩,谢淮安他临时有事脱不开身,让我帮忙照顾他两天。”

  常嬷嬷是知道谢淮安的,那是她们家姑娘新交的朋友。

  她走上前去,发现阿蘅满脸轻松,一点深思的念头都没有,她欲言又止地说:“姑娘……小孩子白日里不哭不闹,看上去很好照顾的样子,可等到身边没有熟悉的人时,他们闹腾起来是会让您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