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漫无止境的拉锯战



  阿瓦隆要塞攻防战第2日的战斗,像第1日那般,在两军的拉锯之中结束了。

  希兰军的战果仍旧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到了第3日,希兰军的土丘终于堆砌好,地道终于挖好。

  在得知土丘和地道都可投入战斗后,多米尼克立即下令启用土丘和地道。

  对于希兰军的地道,米迦勒骑士团这边早已做好了防范。

  米迦勒骑士团这边早已在外城墙附近的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碗水。

  每碗水的附近都设置数名士兵负责轮班倒地观察这碗水。

  如果这碗水出现脸意,便说明地下有震动。

  借此便可迅速确定敌人地道的位置并快速进行拦截。

  如果敌对城池的地基可供挖掘,就可以挖通道进行攻击,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的一种常用战术。

  采用地道战的攻城方,会挖一条乃至数条地道,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用木料支撑地面。

  通过挖地道来摧毁城池的城墙,或者从城墙的地基下穿过,在城内打开一个入口,好让城外的部队溜进城里。

  地道战虽然是攻城时的常用手段,但针对它的反制手段也有,而且随着不断地改进,地道战的反制手段目前还非常地发达。

  在攻防战开战之初,苏诚便调了3000士兵给邓佳尔,将反制希兰军地道的任务交给了邓佳尔。

  在负责观察水碗的士兵们发现水出现涟漪后,这些士兵便立即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负责对付希兰军地道的邓佳尔。

  邓佳尔迅速根据各个水碗的涟漪大小不同,判断出了希兰军各条地道的大体位置。

  在通过水碗判断出各条地道的大体位置后,邓佳尔便领着她的士兵迅速展开了反制,堵截希兰军的地道。

  阿瓦隆要塞的外城墙脚下挖有一道深深的壕沟,这条壕沟就是专门用来对付敌军地道,只要发现了希兰军的地道,就把撒上了各种易燃物的秸秆等物投掷进地道,用大火与浓烟逼退希兰军。

  一时间地道中惨叫声连天,皮肉烧焦的味道从地道中蔓延开来。

  比起攻城塔、撞城车等攻城器械,要对付地道实在是轻而易举,只要能够判明敌军地道的大体位置,将壕沟挖掘得够深,多准备一些能够燃气浓烟的易燃物,即便是百万大军来袭,也能将他们死死地堵在地道里、爬都爬不出来。

  许多希兰军士兵在地道中撤退不及,被弥漫的浓烟给呛倒,然后再也爬不起来。

  没有被浓烟给直接呛死的希兰军士兵,开始慌忙地后撤。

  在慌忙的后撤时,反而引发了自相踩踏,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撤退!放弃地道!”

  负责指挥地道战的希兰军将官,见米迦勒骑士团对他们的地道早已做好准备,无奈之下只能叹息一声,下令撤退,放弃地道。

  相比起地道,希兰军筑起的那数十座土丘,反倒是起了不少的作用。

  用了2天多的时间,发动了数万名士兵,总算成功在阿瓦隆要塞的外城墙下筑起了数十座高高的土丘。

  这数十座高高的土丘,比对面的阿瓦隆要塞内城墙还要高出2米。

  在每座土丘上,还设有掩体负责保卫弓弩手。

  每座土丘,都能容纳四十名左右的弓弩手站在上面,对阿瓦隆要塞的外城墙进行俯射,掩护脚下攻城的战友们。

  站在土丘上的希兰军弓弩手,朝阿瓦隆要塞的外城墙抛射出如暴雨般的箭矢。

  射穿米迦勒骑士团的将士们的铠甲与皮肉之声、米迦勒骑士团将士们的惨嚎声此起彼伏。

  由于希兰军的这批站在土丘上的弓弩手居高临下,外城墙的城垛失去了掩体作用。

  这使得外城墙上的守军受到了不小的伤亡。

  各段城墙的指挥官,立即指挥起他们这边的弓弩手还击,仰着头颅还射。

  只不过因为每座土丘上面都设置有掩体,因此米迦勒骑士团的弓弩手们的还击效果都并不理想。

  有了这些土丘的参战,城墙上的战斗更加激烈和血腥了起来。

  ……

  ……

  嗖!

  一根流矢从天而降,击中了达莲娜的肩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