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梳发



  圣旨很快便已下达秦国公府,由杨秀繁代为颜家接旨

  圣旨言:“颜婕妤并无过错,追封为玉妃,择日移葬皇陵。”

  还有秦亦承的夫人杨秀繁,原颜家嫡女,名若兮,封县主。

  颜家曾在朝为官者,官复原职……

  颜家的宅子也已解封,皇帝派了人去修葺。

  具体还有什么杨清清不知道,也没兴趣去打听,只知道颜家的人终于等到了这天,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隔日是初八,这天一早童童便兴奋的喊杨清清起床:“姑娘,秦家的人来我们家向大姑娘提亲了。”

  杨清清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子继续睡。

  童童欢快的去帮姑娘挑衣裳首饰,口中催促:“姑娘,您快起身更衣,我们也去前院看一看吧。”

  杨清清昨夜在空间清点物品,直到凌晨时方才入睡,到此时也才睡了两个时辰。

  她眼都没睁,一脸困意的对童童嘟囔:“我不去,你要去你就去呗,非要拉上我做什么。难不成,在这府中还有人敢轻慢你?”

  “当然不是,奴婢在府里比王妃身边的齐嬷嬷还得脸呢。只是姑娘,难道您就一点也不好奇,秦家今日给大姑娘都是抬得哪些聘礼?”

  “聘礼都抬来了?这么快?”

  杨清清瞬间清醒了一大半,起身开始穿衣洗漱。

  她还有一些事情没交代张氏呢!此时稍微捣置了一下,带着童童匆匆去了前院!

  此时的前院无比热闹,府中的下人们都特地挤过来看秦家给大姑娘下的聘礼。

  杨清清到的时候,来人还在念手上的那份礼单。

  冯伯正带着另外四人,在另一边清点这些东西入库房,看样子已经清点了三分之二了。

  聘礼共有六十四台,此时地上摆放了许许多多的物件,生果、喜饼、绫罗绸缎、衣饰被褥、金银玉器……

  杨清清提着裙摆挤了进去,见张氏并不在这里,而是齐嬷嬷正在与秦府的嬷嬷一起吃茶。

  那嬷嬷长的很喜庆,她此时一手端着茶盏,一手半掩着嘴巴与齐嬷嬷在说笑。

  既然张氏不在,杨清清便也没多逗留,转身又去了霞梧院。

  此时霞梧院的正房里,张氏正在大妞身后坐着,一脸不舍得给大妞梳发。

  她口中念念有词,说的是京都中礼官祝福新人的吉祥话。

  二妞跟盼盼依偎着张氏,同样是依依不舍的望着背对着她们而坐的大妞。

  大妞满脸都是泪,她一动不动的坐着,仔细聆听着娘亲对她的教诲。

  ……

  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

  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张氏说完后,突然伏在大妞的背上,颤抖着身子泣不成声。

  杨清清在门口看到这一幕,恍然想起了自己结婚的前一天。

  那天她大清早就盘好了头发,在周昂来接他的时候,妈妈却突然进了化妆室,说是要帮她梳头发。

  那时不知道她的用意,只觉得她很烦,忍着不耐等她象征性的梳了几下。

  可此情此景,她却仿佛什么都懂了。

  往事不必追忆,她眨回眼中的眼泪,淡笑着进了张氏的房间。

  杨清清走过去后,从身后抱着张氏,把头轻轻的靠在她的背上。

  似是在安慰,又似乎是认真的,她声音极浅的对张氏说:“娘,既然您如此不舍得嫁女儿,那到我的时候我就不嫁了好吗?”

  张氏闻言顿住,扭头擦着眼泪嗔怪:“傻话,娘就是再舍不得,也要风风光光的把你们都嫁出去。

  我盼望我的女儿们都能觅得好郎君,能够遇到慈爱的公婆,能够孩子健朗,夫妻和和满满。

  可不想把你们都留在家里,留成个老姑娘,留成我的冤家。”

  杨清清抬起头轻笑:“那您哭什么?秦家今日只是来送聘礼,我大姐起码要等明年才能嫁呢。”

  张氏扭过头叹息一声,语重心长道:“你们爷爷的身体不好,你爹说,怕是快到时候了。我猜想,多着也就一两年,少的话,也就是几个月的事儿。

  我就想着,等月底就把你大姐嫁出去,若是再守过孝期,就要耽搁到后年了。”

  杨清清猛地怔住,那个老人的身体,竟然不好到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