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铜铃摇,气意所至-第2/3页
这位姜氏族人很负责,不过他也有些好奇,荀子大人从太学找来这么一个少年,他的年纪实在是太轻,甚至远不如自己,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入稷下者必有显赫之处,但这位族人实在是不知道,眼前这个负剑挎锋的少年,究竟有什么本事。
从太学而来,着实奇怪。
这位姜氏族人觉得,这应该是荀子大人新收的弟子。
或许是关门弟子,所以才嘱咐了一下?
他这么想着,还是没有忍住,在记录了此时北偏西十馆的运转状态,确认没有漏水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后,他临走前一脚,对程知远问道:
“不过却是不知小先生要来稷下讲什么。”
程知远没有在意,随意回道:“《易》而已。”
“哦,原来是《易》.....”
这么说着,姜氏族人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且更是越发肯定,这个少年必是荀子大人的关门弟子了。
恐怕是让诸人看一看,这个少年对于易的理解吧。不过毕竟年纪不大,能被荀子大人提到台面上来,那必然是胸中有点墨,腹里有金章的。
不过学宫中,钻研最多的,就是易,若是这小小少年一个应对不慎,恐怕要被不少人口诛笔伐,甚至还会说荀子大人收徒不当。
这倒是一次考验了,也不知道荀子大人究竟有没有这一重意思呢?
“圣人心意不好揣测.....”
这位姜氏族人心中默念了一句,明面上则是对程知远笑着,并不露出那种失望之意。
喜怒不形于色,这才是君子相。
“易者,入门容易,精通则难,稷下之中,学易者繁多,浩如尘烟海,小先生若是讲易,可必须多做准备才是。”
他提点了一句,随后道:“我是姜徙,这段时间,先生若是有需要,可以唤我。”
姜徙说着,并且指了指这北偏西馆,第三馆之中,挂在这间屋子里中央的一枚大铜铃。
程知远从那上面感觉到一股神异的气息,那是仙人的气。
这不免让他觉得奇异,于是询问道:“这是什么宝物?”
姜徙道:“回先生的话,这是木铜铃,传为一位仙人所铸,其原型仙器,可于咫尺须臾之间,呼唤木人兵助阵,能呼唤多少,与持有者本身地位挂钩。”
“若天子持,则有六众之师,若凡人持,则不过十具而已。”
程知远:“原型仙器?”
姜徙道:“是,这个木铜铃,只有呼唤牵引的能力,并不能召唤木人,所以放在各馆中,以作接待呼唤之用,是墨家仿造的。”
“至于原型仙器,在稷下学宫里的‘日夜宫’中放置。”
姜徙道:“木铜铃,此仙器拥有扭转一场大战的能力,如今天下纷乱,带兵将者,手中之众少说也有十万,这十万军,便可唤十万木人兵,木人兵不知疲倦,不知饥渴,不惧风霜雨雪,不惧刀枪加身,有日行万里之能,若出现于世间任何一国,则战争天秤倾倒难挽,故此封存在学宫中,任何人不得使用。”
程知远便道:“是哪个仙人留下来的,他也曾在稷下学宫问道么?”
姜徙不移,以为程知远只是好奇询问,这也没有甚么不能说的,于是便道:“据说是五十二仙人中的【山木】,世俗多以‘山行者’或‘木公’称之。”
“传说他是铸造器械的大师,墨子曾寻过他,与其较量,公输子闻之,亦寻过他,但二圣与其比试器物,皆不能胜,不过传说这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
程知远看着那个木铜铃,感觉到其中若有若无的仙气,倒也明白了,这是一枚仿造品,所以仙气必然是来自于原型器械。
姜徙此时开口:“不过这仿制品也不是什么上宝,学宫之中,在日夜宫内放置的器械有很多,都是作为奖励所用,多数为墨门打造。”
程知远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
姜徙行礼:“若是小先生无事,那我便自退去了。”
他作为学宫的接待负责人之一,当然不会就这么回到族内,而正如他之前所说的一样,这段时间,他都会住在北偏十馆之中,其中第一馆是不开放的,是专门给姜氏使用的地方。
程知远还他一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