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公子召南-第2/2页



  不管程知远与青丘关系是什么样……

  她是如此想的,并恪守礼法。

  诸侯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

  不过这时候,对于公孙氏来说,这种称呼可能有些尴尬,所以往往很少听到有人称公子之子为“公孙”,如果被人捉住口舌,或许会被认为是对公孙氏的不敬重。

  但私下见面,一般会这样说的。

  而公子中,譬如有名的齐桓公“公子小白”。

  还有信陵君“公子无忌”,“公子胜”等。

  所以依照这时候的道理,甘棠对龙素自称为“召南”,也就是程召南,这是程知远给她取的名字,在此时代,不会称呼为“程公子”,而是应该叫“公子召南”。

  所以龙素才会如此称呼,或者舍弃召南,直称呼为“公子”,或是“女公子南”,亦或“子南”。

  子南,这不是对诸子无礼了,事实上诸子的称呼不是这样的,譬如墨子,一般对外说时,会说【“子墨子”曰】。

  龙素此时在向甘棠请示,因为知识不能外传的缘故,所以龙素也不便把话说的明白,否则会引起青丘不满,龙素的意思是点拨一二,也就是说能帮的话,当然可以,如果不行,还请怪罪自己,实在是过于直言了,是不敬青丘之学了。

  之前就提及过很多次,在这个年代,知识是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分水岭,家道中落的贵族就是所谓的寒门,就像是程知远在赵国遇到的小姑娘萧菽,她因为父亲的生计不断变卖家产,而所谓的家产就是“书籍”。

  也就是那些卷宗竹简。

  所谓诗书传家,这时候的风气就是如此,当然和后来的意义有些差别。

  这时候对知识产权什么的,包括所有权,都看的极重。

  知识就是“道”,如龙素所说,是人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道字,指的就是知识。

  毫无疑问,连山的知识,甘棠对它的解答用上了她独有的学识,这种解法也是不可以轻易传授的。

  所以龙素对甘棠能够把这种解法告诉自己一部分的举动,那是十分感激的。

  按照道理来说,这至少是师徒,或者是老师和学生这种关系,如此才能传授。

  然而甘棠只是说帮助自己而已。

  这个人情便是很大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