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六 过天山见无尽海
董蒙本着骂完人立即闪的优良传统,绝不给敌人还口的机会。
别过乔瑁、王匡,董蒙施施然离去,在随从人的引领下,到了别院。
此处环形布置了数张方桌,桌面有水果吃食,周围有婢女来回迎送,看桌前几近空着,场中唯有两桌三五人聚在一起,时而说笑,看起来,这宴席多半没有开始。
太史慈几人,已被拦在院外,自有人安置,身为随从,是没有资格进入大佬们聚会别院的。
董蒙仔细的看过那几人,没有一个眼熟的,心中不免有些后悔。
这特么是来早了...
也没有认识的人,干站着,似乎有点尴尬。
“董大人!”
此时,原本与众人正在攀谈的,其中一人站起身,提着袍摆,满面和煦,小步到了董蒙身前,见着董蒙未动,再而笑道:“果然是董蒙,来,我等几人正在畅谈救国之道,董大人一起来呀!”
董蒙怔怔的看着眼前有着儒须,身着官袍之人,想了半天,确认自己一定不认识此人。
能进了别院的,想来应该是与董蒙一般受邀来议事的,最起码也是十八路诸侯的身份,董蒙心里顾念着,你特么谁啊,你跟谁俩呢…
嘴上依旧是客套的虚礼,笑道:“在下正是董蒙,敢问阁下…”
那人面色不变,道:“吾本是无为道人,道号文中子,经年修道养性,奈何如今天下苍生荼毒,董卓乱朝纲,为百姓计,为道法自然,不得已出世,来此与天下忠义之士共襄大计,如今为豫州刺史,陈留人,孔伷,孔公绪。”
这一番介绍,把董蒙吓了一跳…
什么无为道人,文中子,听起来就有一种仙气,与此人颜面相合,倒也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只是身上穿着官服,便有些不伦不类了。
豫州刺史孔伷...
记得十八路诸侯里,倒是有这个人,至于麾下有什么谋臣武将,董蒙便是记不太清楚,印象里,孔伷就是个酱油,出场了一次,便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原来是酱油兄...
董蒙打着含糊,拱手道:“哦,原来是孔刺史,失敬失敬。”
“来,董蒙,我来与你介绍,这几位豪杰,方才正谈论你直斥董卓的回表,你便是来了。”
孔伷显然是个自来熟,挽住董蒙手臂,到了数人围坐的方桌,指着几人与董蒙。
“这一位,乃是冀州韩馥韩文节,今年冀州风调雨顺,百姓得了丰收,文节之功,不可谓不大。”
“董蒙见过韩刺史。”
韩馥点了点头,口中嗯了一声。
“这一位,乃是兖州刺史刘岱刘文节文节,去年黄巾军复起,兖州与青州一般,为祸甚重,多亏了公山兄运筹帷幄,才使兖州安平。”
“董蒙见过刘刺史。”
刘岱倒是很客气,与董蒙点头,赞道:“董蒙,你很不错,我听说过你,你在青州清剿黄巾军做的极好,天子识人而用,你果然不负天恩!”
董蒙乖巧谦逊道:“皆是天子功德,军士齐心而,董蒙不敢贪功。”
此时刘岱身旁一人抚掌笑道:“好!董蒙,以往听说你狂妄无礼,我便与兄长说,市井谣传,不可轻信,以后若是再有人敢诋毁你,我张超定然不会容他!”
张超言罢,便看向居左一人,看其相貌,倒是与张超有五分相似,多半是张超的兄长,陈留太守张邈。
“吾弟所言不错,董蒙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以后为天子治郡,定然平步青云,哈哈,前些日子,我尚且与孟高说起,兖州黄巾军长久为害,若是连同文节兄,与青州合力,定然使山东再无黄巾军。”
董蒙很头大。
这群古人,好好的名字不用,说话全是用字号,若直呼其名,董蒙能清楚辨认,至于什么文节、公绪,董蒙还要反应一会儿,才能与他们各自对上...
好在董蒙还算年轻,记忆力不错,而且这几人说一句就叫字号,没过一会儿,董蒙也就差不多记住,至于参与谈话,董蒙基本上点点头,嗯,嗯,呀,呀的支应着,若非这些大佬们问起来,董蒙绝不开口。
古人交往将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白了,就是身份相配,若是看不起你,人家根本不会跟说一个字,甚至连门都不让你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