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六 你不觉得惭愧吗



  陈琳看着董蒙的脸面,不像是说笑模样。

  毕竟事关重大,陈琳还是再确认一下,小声问道:“董刺史,这…合适吗?”

  董蒙知晓,陈琳身为古人,终究是有些怕,才会如此,继而拍着胸脯,道:“陈主薄,这个回表,你先写,然后给我看看,最后署上我的名字!”

  “喏!”

  得了董蒙号令,陈琳当即端起桌上的腌萝卜,三两下塞入口中,然后才将茶壶书卷收起,从屋中取出笔墨,没有多些耽搁,便在董蒙的身前,写下了一篇文章。

  董蒙绕着陈琳的小院转着,还没转两圈,陈琳就完事儿了,董蒙怀着无比震惊的心情看着陈琳。

  好你个陈琳,竟然是个快枪手…

  探头一看。

  嚯!

  大意是董卓狼子野心,是汉朝的奸臣,以后定然会遭雷劈。

  言辞工整对仗,又带着特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当真是一篇好文章。

  不过,显然与董蒙想的,差了许多。

  董蒙脑中思索着,斟酌着说辞,道:“那个…陈主薄的文章,端是妙极,只是,我觉得,有些不合适。”

  陈琳皱着眉头,也是盯着纸张,缓缓道:“大人,可是说的太重了些?”

  “不,不,挺好的,我觉得,似董卓这等奸诈之人,便须骂他,连带着董卓族人,尤其是祖辈,应是牵连一些。”

  “嗯...这样的话,大人,稍等,容我试着再写一篇。”

  片刻之后,陈琳手臂如同行云流水,一篇文章浮于纸张。

  上书其意,说董卓复杂的五官,掩饰不住朴素的智商,当我们拿你当人的时候,麻烦你装的稍微像一点,见董卓走路的样子,才醒悟到原来猪是这样走,整日大摆宴席,酒池肉林的,实属浪费,应该吃米共才合适,似董卓这种未开化的蛮子,整日用下半身思考,禽兽不如,最后,引用了董蒙最出名的一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彘!

  好!

  太好了!

  董蒙看过去,连声叫好,口中不断夸赞陈琳,道:“陈主薄这文章字字珠玑,通篇妙笔生花,当真是畅快淋漓。”

  陈琳笑而附和道:“哪里,哪里,我借用大人的最后一句话,才是整篇的点睛之笔!”

  “是这样么…”

  “确实如此!”

  “哈哈,好!好!”

  董蒙让陈琳寻了纸张,董蒙只字未动的摘抄一份,盖上董蒙东莱郡郡守的印章,又以公正的宋体写下董蒙的名字,这才满心欢喜的离去。

  陈琳看着董蒙兴奋模样,倒是有些看不明白了。

  莫非,董蒙与董卓有仇?

  咿?

  似乎两个人都姓董,若是有亲缘,也说的过去…

  那也不对啊!

  董卓让董蒙担任青州刺史,以董蒙这般年纪,怕是前所未闻,可是你看看董蒙干了些什么,得了诏令,反手一个举报,怎么看都有些不对。

  哎!

  算了,算了。

  反正是董蒙署名,字迹也是董蒙的,陈琳引用了董蒙那番出名的话,再如何也不会牵连到自己身上,至于小董刺史怎么想的,那就随他去…

  年轻,真好啊!

  董蒙得了回表,随意塞在信封里,然后交给仍是愤愤的孔融手中,使人送他出门,连着护送的事都免了。

  赶紧让他滚蛋,要是耽搁一天,会浪费一天粮食。

  孔融愈发看董蒙不顺眼,不过也只是看的不顺眼罢了。

  东莱郡治理的情形,孔融亲自看在眼中,对于董蒙治郡的能力,心中是佩服的,前些时候硬刚公孙瓒,以为一千人对公孙瓒两万,不落下风,这等本领,孔融自认不如,然则汉代以德治国,便是你再有才能,没有礼德,哪也不行。

  眼下,汉室动乱,国库空虚,百姓疾苦,任用董蒙这样的,倒也说的过去,等国泰民安之时,便是董蒙声名狼藉天下之日。

  嗯,让我先看看董蒙这厮回表写的什么,若是语句不通顺,说不得我仍要帮着改写。

  读书人的事儿,哪能算是偷看呢!

  抱着这样的心思,孔融打开了董蒙的回表。

  雾草…

  这骂的不堪入目,字字诛心,倘若董卓看到,以其性子,定然会勃然大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