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八 正经百姓



  月入一狗,在许多人眼里,并不算些什么,而董蒙自己知道,攒下两万块钱是多么不容易,那是董蒙省吃俭用下的积蓄,原本想着假期时候,去大理来一波想走就走的艳遇之旅…

  嗯…

  现在不用纠结了!

  本尊舍不得花的钱,董蒙来替他花。

  说服本尊用董蒙的钱来给自己涨面子,董蒙一点压力都没有。

  死道友不死贫道。

  虽然没有动口舌,董蒙仍是觉得有些渴了,蹲下来取过媳妇熬制的银耳莲子粥,美滋滋的喝了干净。

  哎,舒坦。

  好想忘记跟本尊说建学院的事儿…

  就算董蒙所处的时代,建筑材料跟不上,最起码草图总是有的,综合几所最牛逼的院校,什么异国风情的麻省学院,带着中国风清北大学,融合在一起,想想都觉得有些期待。

  不行了,不行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当校长了。

  申时,受董蒙派遣出去探查的士卒,已经多半回来,至于远些的,怕是要明日才能归来,士卒们将今日的成果汇集到太史慈处,由太史慈送到董蒙身前。

  当董蒙见到太史慈时,在太史慈的身旁,见到一个让董蒙有些想不到的人。

  司马俱。

  乐安国的黄巾军头领,明目张胆的出现在董蒙的曲城。

  “董大人,我来寻你了!听说董大人前些日子出远门了,我来的倒是巧!”

  司马俱与罗平多有相似,身量魁梧,带着些掩饰不去的庄稼汉子痕迹,此时一脸憨厚的向董蒙问好,似乎根本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

  不怕被砍了脑袋啊!

  鸿门宴听过么?

  刘邦得了天下,鸿门宴自然被改成刘邦虎躯一震,在项羽将士中临危不惧,最终安然归来,想来便是司马俱听过,也只会觉得是英雄才会赴鸿门宴...

  半个月前,董蒙本着收小弟的心思,寻思着能救助一下乐安郡的流民,看来司马俱那里的情况着实有些不妙,不然,也不会如此的着急。

  太史慈将草图给了董蒙,然后附在董蒙耳旁,说了两句,顿时董蒙的眼中有了别样光彩。

  “来,坐下,坐下慢慢谈。”

  董蒙扯过一张椅子,自己当先坐下,忽而想到汉的规矩,他们穿着袍子,袍子下面啥都没有,基本上是开裆裤,为了防止走光,所以习惯跪坐姿势,董蒙指着准备好的垫子,道:“你习惯怎么坐,自己来…”

  司马俱看了一眼,然后举止间变的犹豫,半晌,才开口道:“那个…大人,我惯常站着,我便…我便站着吧。”

  董蒙不再谦让,反正是三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哪用得着做些表面文章。

  “说说吧,你那边缺些什么?”

  “大人,缺盐,我听管亥说,大人这里的盐,能擦伤口,让伤口不发脓,我想…我想与大人换些盐。”

  “粮食呢,粮食缺吗?”

  “不缺,大人,去年我们抢了好多粮食,吃用还是够的…”

  听听,人家说的,多敞亮。

  去年抢的,今年还够吃呢…

  就冲司马俱这种敢作敢当的性子,董蒙觉得,也是可以拉他一把的。

  不过,司马俱和徐和,将乐安郡闹的天翻地覆,去年杀的朝廷官吏,就有数百人,乐安郡之所以物资匮乏,也是因为被周围郡县,刻意刁难所致。

  董蒙倒不是怕自己被盖上通敌的罪名。

  黄巾军因为吃不饱,才开始造反,现在对于司马俱这些,完全可以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来对待,说他们是罪大恶极的乱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可以说他们是迷途知返的百姓,幡然悔悟,想为汉室的平稳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几年前,这些黄巾军还是正经的百姓,不管是种田的,或是依附大户的平民,百姓的身份做实无疑,至于这个正不正经,那就不知道了…

  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董蒙手指敲打着桌面,配合着语速,道:“明面上,你要声明一下,已经归附朝廷了,这事儿,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我回去就让他们宣扬,还能跟大人下字据。”说到此处,司马俱有些为难,犹豫了会儿,道:“大人,只要能买盐,我这边一定约束的好好的,谁敢犯事儿我便砍了他们的狗头,不过…徐和那边,我便没法子控制了,还有…大人,我听说…我听说徐和连同北海国的人,准备杀了焦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