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零 不近人情-第2/2页
来之前,董蒙和本尊商量过,董蒙的人设基本就是这样了,无须改些,只是将事情的缘由带出来,多半能迎刃而解。
“回禀两位先生,我受恩师叮嘱,行走历练,在海上被村落渔民所救,随后见着村中男丁不足十之三四,余下妇孺,勉力度日,如今夏日,秋日也就罢了,到了冬日,怕是这些百姓无以为继,
月余,我教村人晾晒鱼干,与郑师门下弟子孙乾孙公佐相助,公佐往来奔波,与城中做些交易,若时日长些,也可换些麦粟,好以过冬,时值有黄巾余众,上门滋扰,试图抢粮,我曾想过与州郡借兵,终因声名不显,不为州郡官吏所信,其人曾笑谈,从未听闻有董蒙姓名者,我便有心,托付公佑,来了齐郡,想凭借棋艺博得声名,使青州人能得知,免得再受了奚落,使百姓得以残活。”
嘶!
听了董蒙说的详尽,王烈与蔡邕面上,早变得如董蒙一般严肃。
王烈此次来了齐郡,亦是见着平原百姓疾苦,想着为平原百姓减些赋税,着手处也是百姓。
汉朝的皇帝卖官卖爵,汉朝的官吏是什么德行,蔡邕与王烈比董蒙更清楚,若非如此,似郑玄、王烈这些人,如何甘于避世而居,甚至于蔡邕又如何能受了旁人陷害,落了流放之苦。
董蒙自言二十三岁,看孙乾与董蒙相若,这般年轻人,见到百姓疾苦,以自身学识,为百姓活计奔走,这就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这样的年轻人,身为长辈,不但不鼓励他们,不明所以下还无端责问,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