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月华



  “先生,阿月给你添麻烦了。”

  “阿母~”

  受着着女儿偎依,王氏爱怜的抚着阿月额头,凝望着董蒙,便是没有以礼,也让董蒙感受到中期的谢意与感激。

  这两母女…

  “不麻烦,不麻烦,阿月很听话,很乖巧,我今日来,是想与你说一声,我发觉,阿月有些天赋,应是能学好一门…,学好一门我的学问,你是阿月生母,我便想问过你心意。”

  “啊…仙师,可要收阿月为弟子,这是阿月的福缘,仙师,这世上…女儿家,不能…”

  王氏显然很是激动,似忽而想起阿月是女孩,眼中神色转而变得黯淡。

  “无妨,我这一门,与旁人有些分别,不以男女之分,只是,以后若是严厉些…”

  “尊师如父,严得以教,还要请仙师受累,阿月,快跪下,给仙师三叩。”

  “恩师,阿月给您拜上。”

  仙师啊…

  从开始的董先生,到现在的仙师,王氏改了对董蒙的称谓。

  也不知是从虎子嘴里,还是从老牧嘴里,王氏多半知晓了董蒙的来处。

  希望是虎子,要是老牧,董蒙就要开始瞎想了…

  至于这个仙人身份,没有遇到本尊时,董蒙还会有些忐忑,如今,自觉亦可当的起这个身份。

  “想来阿月姓王,王月,王月…”

  “回仙师,阿月无姓,只唤做阿月。”

  “啊…”

  董蒙见王氏模样,多有郑重,虽然矮了身,也能看出王氏绝不是虚意。

  姓氏嗳,这可是要追本溯源的,也能这么随意么

  其中显然有了隐情,只是董蒙没有兴趣关心这些,隔壁村的刘奶奶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就是因为刘奶奶从来不会管别人家的闲事儿…

  董蒙沉吟片刻,道:“既是如此,阿月这个名字,有些简了,我便给她改一个名,唤做…唤做月华,出自‘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你觉得如何?”

  没有等了王氏的示意,阿月再叩首,道:“恩师,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月华谢过恩师。”

  果然是个聪明的姑娘。

  至于王氏,怕是也有些来历。

  先前便觉得阿月守礼,不似虎子那般野性,多半是王氏平日教导,王氏是董蒙来了三国,见到的唯一成年女子,与其相处,浑然没有觉得什么生疏隔阂,如今想来,就算是后世,董蒙回到村中时,与亲友家长,甚至同辈的伙伴,三言两语便会觉得谈不到一起。

  这王氏,应不是出身普通百姓家户,自身有了涵养,言语间诸如‘敬师如父’的话,一举一动,让董蒙不觉的突兀。

  董蒙很喜欢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故而背的极熟。

  此时的汉代,有木府诗,有诗赋,然则远没有达到唐诗宋词的巅峰。

  董蒙说起诗句时,王氏眼中明显有了异样神采,若是没有读过书,董蒙是不信的…

  后知后觉呀…

  现在说起来,多半属于事后诸葛亮了。

  不过,也给董蒙打开了新的宽敞大道。

  以后呢,可以慢慢学着做个文抄公,其它的倒在其次,说不得能助董蒙解决了终身大事。

  嘿嘿!

  想的远了些…

  师这个字,在汉代世家把持学问的时岁,是很受人尊崇的。

  起先,虎子父子让虎子称董蒙为董师,就是因为觉得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董蒙身份,其后,董蒙收了虎子做徒弟,虎子改称了师父,本意亦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至于阿月,哦,如今的月华,以恩师称董蒙,其中隐含着董蒙救了月华性命恩情。

  等些时日,与公孙方的关系熟悉些,顺便问问公孙方的打算,若是能与公孙方一同,聚集成山村的孩子,甚至远一些的孩童,教他们读书识字,多半能快些给董蒙增加些声望,让这周边的百姓认可董蒙。

  就像是后世许多上市的教育机构,一直在争相抢占小学生、中学生的教育份额,多数的盈利也是由这些孩子培训支撑起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在各个时代叫法不同,千古年来,亦是没有变过。

  若是多年以后,当世学子,见到董蒙时,董蒙更希望他们称自己一声‘校长’。

  归还时,董蒙没有带上月华,毕竟,萃取氯化钠的事儿,终究是体力活,只是从王氏家中多取了两只水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