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来而不往非礼也



  预备!

  听我号令!

  所有的鸡和兔,先抬起一只脚…

  好,就这样,对的,对的,倒数第三个,是你,就是倒数第三只鸡,你这个金鸡独立的姿势很标准,表扬一下...

  然后所有鸡和兔再抬起另外一只脚,不要担心,倒了没关系,对,走你…

  鸡都倒下去了,只剩下兔子了,94只脚,先减去35只脚,再减去35只脚,剩下24只脚,每只兔子还有两只脚着地,也就是说有12只兔,35个头减去12个头,剩下的就是鸡的数量…

  董蒙脑补了鸡兔总动员的画面,没出三秒,就得出了答案...

  “兔十二只,鸡二十三只。”

  原本出完题目,先生以手抚着长髯,面上作笑,翘首以待董蒙满头大汗的败下阵来,没想到话刚说完,董蒙就答了出来,顿时让先生笑脸凝固,红白交加,看起来分外精彩。

  正确答案...

  恐怖如斯!!!

  “这…”先生似乎憋足了气,面色变得红润,犹然不能自信的望着董蒙。

  董蒙装出谦逊乖巧模样,向前探着身子,道:“要不,先生再出一题?”

  “上有四十七头,下有百十六足,问鸡兔各几何?”

  嗯,我给你换一种解法,免得让旁人说我欺负你。

  假设全部是兔,就有47*4=188只腿,减去116,得到72,少的就是鸡的腿,也就是36只鸡,兔有47-36,11只兔。

  “兔十一只,鸡三十六只。”

  若是方才先生觉得董蒙是碰了运气,那现在听到董蒙瞬间得了答案,先生对董蒙的看法已经有了翻转变化...

  当世上,若是以博大精深,自是经文书意为堪,今文古文之争,至今仍有大佬们在各执一词,可是要论起奥义繁琐,就要属数术,尝有经不过数,数毕其生的言论,说的就是经文部分天资,只要用心研究,一定会有些成就,而数术艰难,怕是一生都不能琢磨出头绪。

  一直以来,数术都被当作考校智商的标准,先生以自己年长,怕董蒙不服,便没有提什么诗经典故,想着以理服人,终究被董蒙吊打。

  连胜两阵,董蒙这兴致,已经被勾了出来,满脸期待的望着先生,道:“要不,先生再出一题?”

  先生:…

  你刚才第二题的答案我还没有验证呢...

  到了此时,先生已经知晓,董蒙绝非庸人,也是有些本领的,方才一个照面,便觉得董蒙哄骗了虎子父子,这就属于臆断了,先生是受过师承教诲的,当下站起身,执手与董蒙道:“是公孙方失礼了,还请董...还请阁下海涵。”

  原来你叫公孙方啊…

  公孙,公孙…

  莫不是跟辽西郡的公孙瓒,或者跟辽东的公孙度有些关系吧...

  这等话,自然不能眼下说起。

  董蒙见着公孙方转变了态度,盘算着今日胜了一筹,何不再加些筹码,乘胜追击,让这公孙方再无还手之力?

  董蒙学着公孙方模样,也执手道:“我学习粗浅,对数术一道,略懂皮毛,今日既有幸能与公孙兄畅谈,我这另有几道题目,正好和公孙兄讨教一番,不知公孙兄可有笔墨?”

  “这个,有的,有的!”

  公孙方当即去了别屋,片刻端出了笔墨,还有...还有几根竹板?

  纸呢?

  哦!

  纸不是蔡伦发明的,是蔡伦改进的,虽然价钱降低了,但是纸张亦然是大户人家的特权,董蒙甚至觉得,公孙方能在成山村有笔墨,已经是村中首屈一指的富人了。

  得!

  将就着写吧。

  至于毛笔字,小学初中的功底还在,董蒙时常在有练习,虽然不算极好,也不至于歪歪扭扭,当下,董蒙把竹板丢开,便在小桌前写着。

  “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韩王点兵,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兵几何?”

  因为董蒙本身就有些中二,看了许多小说,对于穿越、肉身夺舍多少有些期待,曾以敬畏的态度,看过穿越者十大法则,这居前三的,就是古代数学。

  董蒙写的这两道题,与鸡兔同笼,并列为古代算法的三大难题,既然你公孙方敢提出鸡兔同笼,我回敬你另外两道题,来而不往非礼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