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辜背锅-第2/3页
如果是在某些纲常比较混乱的年代,出现个九龙夺嫡什么的,他倒也不失为一个强劲的皇位争夺者。
然而在朱元璋膝下,这位殿下还真是与皇位几乎绝缘,不为其他的,仅仅是因为他排行十二!即使是现在已经有三位因为身死而彻底退出的,但排行在他前面的仍有整整八个老哥,而且他的能力虽不错,但莫说与最突出的朱棣之间有差距,就算是专攻文化的老五、武功卓著的老六也很难说稳压一头。
只能说相对来说,朱元璋这家伙不但生育能力在历代帝王中排行靠前,这对儿子的教育也算是极为成功的典范,若不是天意弄人,朱标顺利继位的话,历史大概又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然而现实就是,在历史上的建文削藩中,这位湘王殿下却被迫举家自焚,以自己的惨烈结局为朱棣的举起造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舆论条件。
现在因为朱元璋密令的事情,受到朱允炆的猜忌,也算得上是无妄之灾。
从这件事上面,徐钦也进一步地看出了朱允炆的本质: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外宽内忌,因为政局和传承的特殊性,从内心对他所有的叔叔都采取最高警戒措施。话说您可是有二十多个叔叔呢!真要挨个防,你防得过来么?徐钦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到。
当然,不是说他应该信任朱柏,只是朱柏既然几乎已经完全与皇位无缘了,那其实反而该是他拉拢的对象,而并非是像他这样自己吓自己,给自己四面树敌。因为从家族角度而言,朱柏等藩王对未来皇帝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还是侄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天然的选择,他本身应该也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或者说本来希望就几乎没有,自然也谈不上有太大的异心。也就是说,朱允炆完全可以拉拢这些排位稍微靠后一些的王叔,借由他们的力量去强化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连这种智商和手腕都没有,怎么让徐钦放心,将改变民族未来命运的筹码压在他的身上?
“哦?竟有此事?”徐钦当然不会将自己对他的鄙夷表现出来,而是对这个消息表示了一定的自然的惊讶。因为他确实之前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下令让湘王做有关整顿江湖秩序的消息。
想来这也应该是朱元璋的两手准备,自己主张怀柔、控制、利用,那便派自己去执行这个路线的方案。但很显然,侠以武犯禁这种事是长期社会现象,并非是一个计谋便可一劳永逸的。而且说白了,徐钦现在采取的路线,可能会影响到一批武林中人,但也绝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朱元璋再派出其他人,采用不同的手段,从不同的切入点去整顿武林,也无可厚非。
“据说湘王叔已经召集了一批武林好手,甚至现在已经秘密动身离开了封地!”朱允炆越说还越带劲,好像就是朱柏已经开始觊觎他的储位了一般。
不过藩王离开封地这种事,倒确实对中央政府是个大麻烦。可能对于朱元璋而言,诸藩更多的是他的儿子,而不是藩王,但对于他的继承者而言,藩王首先是藩王,然后才是兄弟或叔叔。洪武朝的藩王本身就掌握着不弱的兵权,现在唯一的重大束缚就是无旨不得擅离封地,如果这一条桎梏被打破,那对继任者确实有不小的麻烦。
“知道湘王殿下去了哪里么?”徐钦也懒得提醒他,朱柏并不是他的敌人这种事,反正就算是提醒了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的注意,倒不如直接顺着他的想法来帮他出谋划策。
“不知道,不过听说是往东来了。”说到这里朱允炆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
“其实殿下也不用太过忧虑,湘王殿下虽然离开封地东行,但不太可能来京师。而且他既是秘密离开,那也不可能带了太多的护卫。至于他麾下的那些江湖人士,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和我们有密切合作的巨蛟帮,都会看着点的。”
“那就好!万一要是闹出什么事情,也不好收拾。只是如此一来,就要麻烦你多费心了。”朱允炆要的就是徐钦手上的力量去监视甚至是控制朱柏,以防其暗中做大,威胁到自己,于是见他如此上道也甚是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