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刘大耳的志向(求收藏求推荐)-第2/2页



  牛平想着刘备的故事,来到楼桑里,准备见识一下刘备这个未来的枭雄是不是真如书上写的那样,耳朵大,手臂长。

  不要以为牛平挖了刘备的墙角,就不敢来见刘备。

  恰恰相反,牛平认为刘备是个人才,只要掌控得当,将来未必不能为自己所用。

  刘备能够最终跑到益州去当土皇帝,也是历史的种种机缘巧合。

  牛平既然穿越而来,历史进程必然会被改变。刘备只怕是难以复制他崛起的道路了。

  论及对刘备的了解,公孙瓒、袁绍、陶谦、曹操、刘表、刘璋诸君,谁能比得过牛平?

  刘备可以在青梅煮酒时用雷声骗过曹操,难道还骗得过牛平?

  所以,牛平是带着穿越者先知先觉者的心理优势,来见刘备这个土著的。

  毕竟是《三国演义》的主角嘛,来到涿县,岂能不见上一面?

  可惜,牛平虽然在大事上可以先知先觉,却记不住那么多历史细节。再者说,许多事,罗贯中也没有写清楚啊!

  牛平进入楼桑里后,未见到大耳贼刘备。

  原来,就在不久前,十五岁的刘备就跟着辽西人公孙瓒一起到雒阳游学去了。

  此次游学,又是同宗叔父刘元起资助的。

  刘元起之子刘德然也跟着刘备他们一起去了雒阳城。

  刘备几人的目标,是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

  卢植正是涿县人,卢家也是涿郡的名门望族。

  卢植年轻时曾经拜关中大儒马融为师,随马融研习儒学经典多年,成为了儒学大家。

  三月间,得知朝廷要校订《五经》,在太学刻石经后,卢植就辞去了九江太守之职,跑回雒阳城参与修订《五经》去了。

  刘备的母亲从卢家得知此事,就安排刘备前往雒阳城拜师学艺。

  穷得卖草鞋的刘备,有什么资格拜卢植为师呢?

  说起来也简单,因为刘家和卢家都是涿县的士族,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早就相识。

  刘备家道虽然中落,但士族的身份没有变。他的祖父刘雄曾经担任过县令,父亲刘弘虽然死得早,但也出任过郡吏。

  大家都是士族,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同乡的刘备,卢植自然会照拂一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