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的契机-第2/3页
后来重汽准备跟沃尔沃合作兴建发动机厂,这样跟潍柴又有了竞业摩擦,潍柴想把沃尔沃归于自己‘门’下,而重汽则想另外设立新厂以此摆脱对潍柴的依赖,双方矛盾再次升级。
一山不容二虎,重汽和潍柴的矛盾积怨已久,齐鲁省政fu迟迟下不了决心调整这个怪胎。
要知道只要一纸书,能把两大山头不同意见一方调离,从而有效整合两家国有企业。
但双方力量均衡,背后又都有人撑腰,在市场经济能者位条件下,这般特的景象这样出现在齐鲁省内。
本来一家主机厂加发动机厂,应该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但由于企业带头人的不对付,导致双方迟迟不能整合。
矛盾‘激’化之际,重汽扣下了采购潍柴发动机的应付款,而潍柴则干脆停止了发动机供应。
没想到在华集团引发的柴油机‘乱’象没有平息之际,在齐鲁省又演了一出‘门’户内斗的大戏。
在可能失去重汽这样大客户前提下,潍柴也不敢跟另外的金主华集团翻脸。
在所有人认为商用车领域即将安静之际,又有惊人消息传出,是华集团可能会考虑并购一家合适的柴油机发动机厂。‘玉’柴和潍柴,都是其可以考虑的目标,以此来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同时让地方政fu可以获利退出。
韩皓身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他承诺工厂和税收保持在原地不变,同时愿意以溢价购买当地政fu手的股份让其退出,以此把柴油机工厂纳入整个华集团的商用车军团体系。
当国内商用车即将形成三国争霸局势下,独立柴油机企业未来的前景很是黯淡,这个时候出手套利离开确实符合有关地方政fu官员的胃口。
无论是‘玉’柴还是潍柴,年销售收入勉强达到百亿,跟华集团这样破千亿收入的巨头相,属于小角‘色’。
“产业整合和跨地区并购是国家积极推进的方向,我们华集团只会用市场化手段寻找合适目标,并不会强求行政手段的拉郎配模式,双赢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皓并未否认自己在柴油机市场的传闻。
利用地方政fu招商引资大背景,以资本优势获得想要的收益,这个杀手锏可是韩皓跟国外资本学来的招数。
90年代初期破解全国三角债经济困局后,为了改革国企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弊端,国内兴起过一阵“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型企业”的‘浪’‘潮’。这给了许多国外资本抄底国市场的机会,不少当地红火的企业被政fu强行要求跟外企合资,并把控制权拱手‘交’给了对方。
可以说出发点不错,学习央传达的成功经验,并且过于相信外方的经营能力,认为“一合灵”,吃了外国管理经验的灵丹妙‘药’能拯救一切,这是当时还未完全开放的国各级政fu‘交’的一次学费。
又或者说,当时的国人民包括各级官员在内都太过淳朴,被外来资本忽悠了一次,为他们做了嫁衣。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语,曾在国内风靡一时,新飞冰箱也自此走入千家万户。连韩皓父母家的老冰箱都是新飞这个牌子,现在依旧在服役没有退休。
这个跟容声、海尔一样做大的国产品牌,在1994年却在外资抄底‘浪’‘潮’,被地方政fu以用外资改造国企名义,把控制权卖给了一家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国土面积最小,但却最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当国改革开放后,新加坡很快作为应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其政fu和‘私’人企业开始在国不断投资,获得的巨大收益足够再造一个新加坡出来。
丰隆集团主业是房地产,没有管理家电企业经验,但却很会资本投资,其控制家族刚以28亿美金身家被评为新加坡首富。当时新飞冰箱风头正盛又寻求外资合作,它便看准时机进入成为新飞的控制者,期望未来套利离开。
可惜10年过去,新飞在‘激’烈的家电市场竞争不断没落,原本一手好牌也被新加坡人打烂。
当年入主新飞之际,丰隆集团还在国物‘色’了几家大有潜力的企业进入,其有大名鼎鼎的‘玉’柴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