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法兰克福



    

    “砰——”

    伴随一声巨响,一辆量产型华“宋”在e-ncap碰撞实验室开启了碰撞试验。.: 。

    这是国自主品牌汽车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全球知名的汽车碰撞实验室内,或者可以说是国制造的汽车第一次现身这里。

    因为只有在欧盟销售的轿车,才会被邀请在这里进行碰撞试验。作为华集团试水欧盟市场的首秀,小型suv”宋“寄托着韩皓美好的期待。

    从去年亮相日内瓦车展伊始,有欧洲汽车经销商把目光投向了华集团,进而还关注起国汽车来。

    mc汽车经销集团一直保持着跟华集团的联系,持续不懈地希望得到华集团对欧盟国家出口汽车的代理权。

    在他们给出可行的营销推广方案以及承诺用“照付不议”模式年包销2万辆汽车的条件下,韩皓同意了选择mc集团作为试水欧盟市场的代理人。出口的产品将会主打东欧市场,以‘性’价取胜。这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的“农村包围城市”,先从法德两国汽车巨头影响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开始立足脚跟。

    “照付不议”模式是不管如何条件,mc集团都必须支付2万辆汽车产品的费用。不管实际卖掉多少,最终都由mc集团负责买单处理。

    “华集团的产品非常‘棒’,我们首选的小型suv‘宋’极其符合欧洲市场需求,它驾驶灵活,在欧洲狭窄的街道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非常亲民,只要9999欧元起能开回家。而且,小型suv跟欧洲热销的两厢车近似又错开,同等领域它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存在!”

    mc集团负责国业务的高管解释了为何敢于报销华集团产品的原因。

    “更关键的是,我们可能在跟来自未来国的‘丰田’在‘交’易,现在下注的话今后会获得更高的收益。我们对国汽车市场有过严谨研究,华集团是其最让我们看好的企业!”

    看来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mc集团敢于包销2万辆华集团产品,下足了功夫进行尽职调查。

    在国廉价日用品纷纷占据欧洲各大商家货架之际,汽车这种大件家用品,未来很可能也会出现国人的身份。

    “除了死亡和‘交’税外,欧洲人现在还得加第三件躲不过去的事情——是购买来自国的商品!”

    这句话成为许多欧洲人的调侃,他们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国制造”了。

    正是基于如此背景,mc集团决定充当第一个吃螃蟹之人,开启跟国汽车的合作之旅。

    除了华集团之外,mc集团还在国寻找到另外两家合作伙伴,分别是江铃汽车和华晨汽车。

    其江铃将向欧洲出口3000辆陆风suv,而华晨将出口5000辆骏捷和新市的尊驰轿车。

    跟华集团相,江铃和华晨的出口代销合同属于意向非保障‘性’合同,mc集团并未承诺一定完成双方的约定数量,第一批只进口了200辆陆风suv和300辆华晨轿车赴欧试水。

    与第一批整整2000辆“宋”统一在定海市码头装船相,江铃和华晨的规模气势低一大头。

    这艘满载2500辆自主品牌汽车的巨轮,鸣笛缓缓从国出发前往欧洲,开启了国汽车登陆欧洲的诺曼底之战。

    为了配合国汽车登陆欧洲的宣传,应mc集团建议,华、江铃和华晨三家国自主品牌车企携带着即将在欧洲发售的产品,统一亮相在德国的法兰克福车展面。

    法兰克福车展定于每年9月旬举办,乘用车和商用车隔年举办,今年是乘用车展示的环节。跟日内瓦车展追求新流行趋势,号称“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相,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更像是全球车企的集会,有“汽车工业奥运会”之称。

    作为汽车起源地,尤其德国汽车在豪华车市场一骑绝尘,法兰克福车展隐约有世界五大车展带头大哥的意思。许多品牌选择在这里公布全球首发车型,相互间展示自身技术实力,有种同台竞技暗自较劲的感觉。

    今年最大的聚焦点之一是国汽车登陆欧洲的新闻,这让许多媒体都把其当成是值得关注的头条。

    “小心,国汽车终于真的来了!”

    这样的报纸标题显示出欧洲人民对国汽车有着一种“狼来了”的复杂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