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京华风云



李宽的第二把火才刚刚点起来,大家都以为这段时间的重点就是大唐邮局的组建了。

结果没有想到李宽一转眼就在朝堂之中抛出了一个改道为省,将原本很虚的“道”的统治结构,转为掌握实权的“省”。

虽然李宽只是在朝会上抛出了这么一个提议,真正的实施肯定没有那么快。

甚至可以肯定,这个提议在今年内都不会落地。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夫君,现在突然之间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一点?”

武媚娘一直都是很关注朝政大事的。

改“道”为“省”的事情冒出来之后,她忍了一天,还是没有忍住,问了李宽。

以往的时候,李宽不管是抛出什么大方案出来,往往都是有迹象可言的。

很多时候也都是会找人商量一下。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却是有点突然。

固然,这可能是因为只是一个讨论方案,没有那么快落实,也不一定就会落实,所以比较轻易的抛出来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但是涉及到朝廷统治体系的改革,特别还是李世民刚刚南巡没多久的时候就抛出来这样的改革,还是非常敏感的。

难怪武媚娘要忍不住跟李宽聊一聊。

“大唐现在地域辽阔,各个道只是名义上属于各州的上级机构,实际上并没有行使相应的权利。

按照现在的这个体制,他们也没有办法行使什么权利。

这就相当于朝廷直接在管辖全国各个州府。

可是整个大唐有那么多的州府,朝廷要全部管理过来,是不大现实的。

说句不好听的,朝中大臣能够全部记清楚每个州府的刺史的人员,估计都没有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将各个州的情况给管理起来呢?

道的设立,本身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脆改一改,在州府和中央十八部之间,设立省级机构。

中央朝廷通过管理各个省级机构来间接的管理各个州县。

这种更加严密的上下级体系,才能真正的将大唐的州县给管理起来。”

李宽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显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中央、省、州、县的结构体系,在后世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的。

不说二十一世纪,哪怕是在明清时期,也已经是这样的结构的了。

顶多就是州的叫法,不同时期有点不同。

“现在已经有‘道’了,把道改为省就能达到目的了吗?

只是简单的改个叫法的话,不可能能够达到目的吧?

除非进一步的赋予各个省的机构更大的权利,让他们有权利直接管辖下面的各个州县。

甚至下面州县的一部分官员的任命权利,也可以下放到省级机构。

但是大唐那么大,就只有十来个道,也就是十几个省份,到时候各个省份的权利会不会太大了?

现在的情况,自然是没有哪个省份敢跳出来作乱,但是以后就很难说了。”

不得不说,武媚娘的见识还是非常不错的。

她倒是不担心各个省份能不能把州县管理起来,只要充分授权,肯定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当官的,无非就是谁能决定自己的乌纱帽,他们就听谁的。

如果省级机构的负责人能够有权利决定下面官员的帽子,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听话。

但是这么一来,各个省级机构的负责人,权利就太大了。

简直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这显然不是李宽希望看到的场景。

“媚娘,你说的没有错,如果只是简单的改革的话,确实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大唐的将来埋下隐患。

不过这一次我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自然不是要简单地进行改革,而是要彻底的改变现在中央朝廷治理地方的方法。

这个改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直接将‘道’改为‘省’,显然是不行的。

大唐那么大,到时候至少需要二十几个省份来管理全国各地。

这样既能让中央朝廷能够切实的将各个省份管理起来,也能让各个省份能够将下面的州县认真的进行管理。

至于你说的省级机构的负责人的权利问题,这确实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不受监控的权利,不管是在哪个层次上面,都是很危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