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天成海外援建方案-第2/3页



  但相对跑北美霍盾搞消防安保,薪资被亲老板一再提高,现在已经月入六千美刀的天卫而言,又不及十分之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工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物价。

  就像另一个时空,在京城拿着一万块工资住地下室,或许比不上在小县城拿着两千工资住大三间来的舒坦。

  认真计较,又涉及生活水平、教育医疗……很难扯清楚。

  总之,在天成拿四千六百红钞,绝对比在北美拿六千富兰克林,活得好。

  而大后勤安排。

  本来要设在烟城,但这年头从济市到烟城,比济市到京城都远,再加上航道不通,陆运耗时,便被改为烟城东侧的威城。

  那边没有二期项目,是胶东半岛距离仁川施工海域最近的城市,也可以通过青港走海岸线对其进行支援。

  因此,钢材运输路线分为:

  济府炼钢/泰市炼钢―青港―威城,

  莱市冶炼―潍城―青港―威城,

  照市重组后的华夏钢铁―走海岸线―青港―威城。

  半成品在威城进行加工,成品运往一个月前就在打造的四级系统建筑,海上‘浮岛‘。

  在浮岛之上深加工后,浇筑各类预制件,运往‘工程岛‘,或通过老型号‘浮船坞‘,或浮岛自身,依靠起吊机械和架桥机为各个区域进行安装。

  水泥分别来自尼奥布拉斯、鄂霍茨克,以及葛锋同志负责打造的佳木市无缺陷混凝土熟料加工厂。

  从外界采购的二十艘重型破冰船负责黑龙河与鄂霍茨克海域,全天候伺候后勤船队。

  不过,如此计划产生的费用,不在系统计算之前,三亿富兰克林,会提高到四个亿。

  与梁总工沟通许久,敲定方案。

  目前浮岛已有两座,可以先开过去。

  等南棒子那边传开消息,人员向青港集结,随同机械、第一批物资,前往施工海域。

  于是,梁总工就这么上路了。

  他要为跨海高架中段,给船舶留出的1.5公里空白区,设计斜拉桥。

  本来葛小天打算按照系统设计的可以吊起来的悬索开合钢筋桥,这样就能适应吨位越来越大,比如30万、55万吨的货轮入港。

  但这是南棒子工程,对方要求10万吨,自家何必自找麻烦,还提高造价?

  所以,去掉悬索桥,改为斜拉桥后,本来上浮到四亿富兰克林的预算,又降回三亿。

  金桥确实是金桥,不止赚钱,还有造价。

  送走梁总工,葛小天从SG笔记本中翻找到起重设备的材料。

  二号四级城镇中心自带的两座百吨塔吊,对跨海工程需要的起吊机械来说,犹如小巫见大巫,安装跨海高架,除了运输材料,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所以,需要用到天成为尼奥布拉斯项目准备的重型起吊设备。

  该设备分为多种类型,有陆地平台型、海洋浮吊型、重型船舶型。

  早在尼奥布拉斯项目立项之时,天成机械就联合东山机械、徐城机械、柳城机械,研发制造一千吨和两千吨起重机。

  随后,天成从荷国引进一台半潜式双臂八千吨起重船,以及从意呆利引进一台相同类型,却愿意出售的一万五千吨起重船。

  价格肯定很高,两台加起来,直接花光了高松打算为天成采购挖掘机的五十亿红钞。

  但今后肯定能赚回来!

  而系统升级到工业电气时代,已经能对从海外采购的两台超级大块头进行完整破解。

  不过,目前天成暂时不能得罪太多国际企业,制造出一台八千吨起重机,不出售,不租赁,仅用于替换施工岛上的百吨吊机。

  如此一来,加上联合研发的一艘一千吨浮吊船,一艘两千吨重型船,总计六台型号各一的起重设备,足够应对二十一个作业区。

  葛小天认真思索一番,翻看钻机、压风机、打桩船、运梁船、振动锤、砼拌合站、泥浆分离机……

  ‘看来,需要复建鄂霍茨克造船厂,暴几艘大型号轮式铁甲舰,用于轮渡、施工作业、改造为工程船。‘

  沉思着,葛小天合上SG盖子,结束一天工作。

  明天,就是01年元旦。

  葛峰同志和老妈在东北忙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