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论功行赏-第2/3页
燕威平静地走了出来,平静地说道:“臣,愿意继续为皇上效忠!”
站在金陵王身边的童挚低着头,在忠义之间苦苦挣扎,如果皇上封赏自己,就只能当众抗旨了。
但他竟然如愿以偿了,皇上只是看了看他,直接略过。
“戴元龙,继续领任京师都护,掌京师戊戌防务……”
最后该赏的已经赏过,却还有三个人没有封赏,这三人要么功劳太大,要么身份特殊,已无可赏赐。
玄郎已经位极人臣,无可再封。
金陵王坐拥半壁江山,不能再封。
卓汾是周国细作,不能放任。
“玄郎,此次除贼平叛你居功至伟,朕不知该如何赏你,你自己说想要什么恩赏!”
玄郎依旧是抱着御剑,宠辱不惊:“皇上不赏臣,就是对臣最大的封赏!”
姒虞含笑地望他:“朕就赐你这把御剑,你要引以为荣,引以为戒!”
“臣玄郎,谢主隆恩!”
金陵王怎么都觉得这君臣二人的谈话,分明是说给自己听的,引以为荣,引以为戒吗?
姒虞看向金陵王:“金陵王,你送了朕几员大将,此次平叛有功,你想要何封赏?”
金陵王朗朗一笑,心酸道:“皇上运筹帷幄,臣只是略尽薄力,不敢居功!”
姒虞和灵雎对望一眼,这便问了她:“皇后觉得,朕应该如何去赏金陵王?”
灵雎笑意婉然:“本宫听闻王妃贤德,不如皇上就封金陵王妃一品诰命!”
姒虞扬声道:“朕就封金陵王妃一品诰命!”
金陵王笑容僵硬,虽然自己的儿子已经是皇太子,夫人也封了诰命,还是略有不甘的谢了皇恩。
不等姒虞点出卓汾,这位卓司马先走了出来:“皇上,臣体弱多病,不能继续辅佐明君,请皇上恩准臣辞官回乡!”
姒虞脸色沉了下来,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圣颜不悦,众人想着:有人要倒霉了。
皇后这时出言解围:“卓司马,你学富五车,能谋善断,皇上还准备封你为御前大学士,你再考虑一下?”
卓汾却道:“臣只怕有负皇上厚恩,请皇上恩准臣,辞官回乡!”
众人想着:皇后已经给你台阶了,你却不给皇上面子,你要倒霉了。
姒虞凝眉看了卓汾良久,有些不耐烦:“此事,容后再议!”
卓汾无可奈何,看来皇上如何也不会放过自己了,默然退了回去。
姒虞随后在朝堂上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部迎合圣意,纷纷上奏参议,为这个打破了规矩的女子,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规矩。
礼部上书:皇上即皇帝,皇,古为天之龙皇,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凤凰,生物之主,百年之凰,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凤皇,皇上亦可尊为凰帝,与皇帝谐音同意。
自此,秦御王朝对天子女帝的尊称便由吾皇,改为“吾凰”,即“凰上”,皇后也随之被尊称为“凰后”。
凰帝对吏部的改革也是别出心裁,打破了千百年来女子不拜官的惯例,创立新的科举制度,不限男女之别,任人惟贤,而来年即将到来的科举也该为殿试,凰帝于宫殿内考试贡举之士,对于目前空缺的职位宁缺勿滥,更激发了数万寒窗仕子争榜如仕的决心,这一系列改革都是维稳朝纲的举措。
此外还有颁布赦令,大赦天下,免除一年农赋,当年商税减免三成,施恩于万民,最终确决以佛法治世,进一步维稳国民生计。
这场廷议持续了两个时辰,凰帝一声“退朝”,秦御王朝进入了短暂的休养生息。
众人皆跪地而拜,口中齐声颂:“吾凰万岁万岁万万岁,凰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了朝堂,凰帝和凰后走在一起浅谈国事,制诰官和御前总管跟在后面,一行人向御花园走去。
灵雎娓娓而道:“凰上虽然恢复尚书制,废除相国,整合了朝堂,但是膝下无子承欢,何况这次金陵王以勤王为名,擅调大军入京,逼宫之心昭昭可见,金陵王必成内患!”
“凰后说一点没错,朕不是不能动他,只是不想落人话柄,要动金陵王,朕只能逼他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