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型口服抗凝药



  医学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

  她包含着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

  生命是最神秘莫测的东西,她在显微的世界里,充满了不确切。

  而人文却是最简单的事物,她在现实世界里,需要的是医患之间彼此的信任。

  “洋洋”后续的事情似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孟可欣再没有在心脏外科二病区出现过,那个流产的护士亦如此。

  术后的第三天,潇潇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摘掉了监护仪。

  术后的第六天,潇潇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外科介入无需拆线),李秋雨准许潇潇次日出院。

  术后第七天的早上,这也是李秋雨最后一次查房。

  这个年代,网上售票还未普及。景父一大早上便前往医院代售火车票的窗口买票。

  李秋雨走进6号病房,身后依旧跟着那两个实习医生。

  “心脏杂音明显减少。”李秋雨收回听诊器,“复查的心脏超声显示,肺动脉压力处于正常高值,以后应该能慢慢恢复。”

  室间隔缺损,如果长期不处理,就会导致肺动脉高压,最后形成肺源性心脏病,致呼吸衰竭、心脏衰竭。

  景萧然笑着点头:“谢谢李医生。”

  “潇潇,你记得出院后要按时吃药,这个药一定要吃六个月。”李秋雨手里拿着一个小药瓶。

  “好的,谢谢李叔叔。”潇潇嘟着红润的小嘴,“这个药一定要吃六个月吗?”

  “嗯,一定得吃六个月。”李秋雨笑着摸了摸潇潇的脑袋,“但是如果刷牙有出血,或者身上有瘀斑、瘀点,要及时对哥哥说。”

  “好吧。”潇潇拉拢着小脑袋,吃药是她最不喜欢的事儿了。

  李秋雨转头对景萧然道:“封堵器是个异物,异物在体内容易长血栓,所以得吃六个月的抗凝药——华法林。”

  “同时注意有没有出血的症状,比如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的出血点。”

  “另外,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每周都要带潇潇去当地的医院测凝血项。”

  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在肝脏的合成。

  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国际标准化比值)关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景萧然闻言,随口便道:“为什么不用拜瑞妥?吃华法林检测INR有些麻烦啊,每周都要去医院采血,测凝血项。吃拜瑞妥就不用测INR了。”

  “你说的是什么药?”李秋雨向景萧然探过脑袋,满脸都是疑惑不解。

  “拜瑞妥啊,新型口服抗凝药!”

  景萧然说完便后悔了。

  所谓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对于十年后的医学界来说的。

  现在,拜瑞妥这个药肯定没有上市,甚至都还没有开始研发。

  李秋雨摇头道:“我没说过有这种药啊,医院一直用的是华法林,难道现在还有不需要监测INR的抗凝药?”

  说着,李秋雨回头看了眼两个医科大学的实习生,“你们听说过吗?”

  两个实习生均摇头:“没听过。”

  “咳咳……”景萧然清了清嗓子,随即正色道,“这是国外研发的最新抗凝药物,国内应该还没有上市吧。”

  “是吗?”李秋雨重复着景萧然的话,“国外最新的抗凝药物?还不需要监测INR?”

  景萧然重重地点头:“没错!”

  “行,回头我了解一下。”李秋雨盯着景萧然笑道,“不过现在我们医院只有华法林,所有没办法,只能麻烦一些了。”

  “没关系,华法林也挺好的,便宜嘛。”景萧然摸了摸后脑勺。

  李秋雨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华法林的确很便宜。

  但是他这语气明显是把华法林和那个新型口服药相比较了,也就是说景萧然不仅知道那个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存在,而且知道它准确的价格。

  可是李秋雨敢肯定,无论华夏还是欧美,市场上绝对没有这种药!

  那这个药难道是景萧然杜撰的?

  但是他完全没有必要编造这么一个谎言,而且说得如此逼真。

  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少年真的只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医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