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章 文化征服-第2/3页





    ‘文武’的意思是典章制度,也就是说,我们蒙辽国的典章制度,和中华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蒙辽也是中华。

    他认为,他和中原汉家王朝的大郑,是一个大中华两个民族的兄弟,各自建立的王国。

    而打打杀杀这些年,也只是在争一个正统的身份。互相给对方下圣旨,就是证明自己才是正统的意思。

    蒙辽朝廷,从不认为蒙辽,是独立于华夏之外的另一个国家。

    因此,王铮想一举灭了西夏国,而他却没有真正想灭蒙辽国。

    能让蒙辽向大郑臣服,两国不再杀来杀去的,再利用蒙辽压制住女真和蒙古,把后来的金国和蒙古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就行了。

    何况,他现在还和肖燕燕是夫妻关系,就更不能让肖燕燕太为难了。

    按现在这个社会的现实条件,大郑是没有能力统治太大的区域的。即便是强盛的汉唐,打下的疆域确实不少,可真正实际控制的,也没有多少年。

    游牧民族的生活,无法和农耕民族相提并论,一场大雪灾就能使他们灭族。

    因此,抢掠是他们的天性,杀戮也就难以避免,打下来疆域却不能长久统治,还不如用别的办法,慢慢改善和他们的关系。

    比如王铮现在所用的对付蒙辽的办法,开放榷市,使契丹人不再缺生活必需品。

    派遣大量人员前去蒙辽,输入文化改变契丹人的思想。

    长此以往下去,契丹人被完全汉化的时候,就是契丹人融入汉族,成为汉家百姓的时候。

    历史上,隋唐皇族皆有鲜卑族的血统,被汉化后就成了汉家子弟。

    五胡乱华被汉化以后,就成了汉家百姓。

    元朝没有被汉化,那他‘胡族没有百年之运’,不过九十七年的江山,就被朱元璋打回到草原放羊去了。

    满清之所以有二百多年的国运,就是几乎被完全汉化的结果。

    但元世祖忽必烈,也承认他是炎黄子孙。

    金国和后来的满清,其实是一个民族,和元朝的统治者一样,他们也承认自己是华夏人。只不过,蒙辽早已建国,已成事实,并且,蒙辽被汉化的比较严重,也不喜杀戮。为了避免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不和蒙辽打下去是最好的办法。

    同样,为了避免杀戮,避免被更奢杀更野蛮的蒙古人统治,也必须把蒙古和女真的建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不是靠武力征服世界,而是靠的文化征服和宽容的胸怀。

    当快马弯刀遇到子曰诗云,是学还是不学?学的话就会被汉化。

    不学的话,任何一个草原民族,都没有能力统治,这个人口数千万、并且极其富裕,生产力还特别先进发达的中原地区。

    他们早晚还会被打回老家去,学不学都会丧失了自己。

    所以,此时华夏的版图,绝不能靠武力强行扩大。而是靠深厚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使落后野蛮的地域,逐步向中原靠拢,离不开中原王朝的统治。

    即便是在走路时,王铮也在考虑很多问题。有些事现在就要做,有些事也要和房相、吕相商量后,做一个长远规划。

    比如,虽然和西夏还没有开打,但王铮已经考虑,在打下西夏后,应该怎么提前培训一些官员,去西夏执政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雨绸缪,才能处变不惊。

    不过,他的亲兵都已习惯了王铮的做派,只用默默跟在后面,别打扰他的思考就行了。

    来到公主府,王铮刚到正堂,看到那一幅,马上就笑开了花。

    这幅图是他好不容易地,赢的代老将军的。

    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代老将军虽然一直没回来,却信守诺言,写信告诉了他的家人,让他的大儿子,亲自把送了过来。

    正在正堂内谈话的姐弟,看到王铮进来,小胖墩郑铭连忙起身相迎。

    “哈!雨奴来了?坐坐,咱是一家人,不用讲虚礼。要不然,我这个当姐夫的,还得给你这个宁王殿下行礼。”

    “姐夫说哪里话?姐夫的爵位,全是靠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是靠政绩功绩换来的。雨奴的王爷身份,却是父皇赏赐的。雨奴一直很惭愧,难以像姐夫那样,不能纵马驰骋纵横沙场,为我大郑建功立业,不能为百姓谋福利。雨奴向来都很佩服姐夫,可不敢受姐夫的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