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 乌兰山口之战-第2/3页
“段韶,大将军说了,山北可能还有哒突军六七万人。我在这守着,你派人去看看山背面,防止敌军从北面偷袭,如有大批敌军前来,速来禀报,我再加派人手,快去。”
“诺,右军丁旅的弟兄,先跟我去山北监视敌军。”
本来在山南一侧的丁旅将士,迅速背好弓弩刀枪,手脚并用连蹬带爬,翻过乌兰山山麓,在山北占据有利地形,准备好滚木礌石,准备迎接敌军。
“娘的,不知还要守多久?羽箭和弩箭都给我节省点用,多用石块树木。霹雳炮少用,给老子瞄准了,在敌军的头上开花,炸不死他们也让他们的战马受惊,哈哈,自相踩踏死的比咱们射死的还多。”
庞聪一边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一边指挥,还兴奋地不住哇哇大叫。
他去年在草原上他被一个哒突千夫长砍断了脚筋,现在走路还是一瘸一拐。是雁山右军有名的瘸腿将军,不过,他这个瘸腿将军的称呼可不是贬义,而是将士们对他战功赫赫,表示敬仰的尊称。
此时,哒突军一看,山口的路上已经堵满了石块树木难以通行,早已开始下了战马泼命地向山上猛冲,希望能攻上山头,拿下制高点,砍杀那些看似不多的数千郑军。
可是,郑军本就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加之神臂弓诸葛连弩的射程又比较远,哒突人更是占不了一点便宜,徒增死伤却无法冲上山头。
乌兰山北麓,段韶和丁旅的将士们,刚刚准备好防御工事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见正北方向,一股烟尘逐渐向南滚滚而来。
“娘的,要不是大将军提前预料到了,等这些哒突人摸上山前后夹击,我们这一万将士可就全搁在这了。”
段韶一想后果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趁着敌军还有大概十里的路程,他连忙下令:“速速报于庞将军,就说果有数万哒突军从瀚海来袭,让他派兵增援。”
“诺。”
庞聪一听顿时大急,此时,哒突军一看在山口附近冲不上山,已经分兵向东西两侧,打算从别的地方上山,然后在顺着山脊,攻击把守山口的郑军将士。
“来人,传令甲旅,速去增援山北。另外,让段将军严密监视敌军动向,防备敌军从东西数里处上山夹击我军。”
“诺。”
“传令,让乙旅甲营向东,乙旅乙营向西,拦截意图上山的哒突军,敢放一个哒突军上来,我砍了他们的脑袋。”
“诺。”
“娘的,这一分兵,人更少了啊!”庞聪无奈地嘟囔道。
“希望曹将军和卫将军的动作快点,要不然这个山口还有点悬。”
总共一万的将士,却要把守山口的东西两侧山脊和南北两面山坡,这样的打法虽然能堵住敌军的退路,可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如果是在平地,庞聪相信,自己就算仅凭这一万将士,也能杀如今的近十万哒突军一个落花流水。可是那样的话,能逃掉的哒突军也不会少。
(注:历史事实,隋末唐初的苏定方,就是隋唐演义里,乱箭射死了罗成的那一个人,他近七十岁时,{死时76岁。}还亲率一千大唐精锐,破了吐蕃八万骑兵,后来八万吐蕃军只剩下八千。他还曾经三次各带一万轻骑,灭了三个国,生擒了三个数万大军守卫的小国国君,包括百济,就是古朝鲜。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位列凌烟阁第二等二十四功臣之一。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说,本文以少胜多的案例都不夸张,都有历史事实。何况,此文是以北宋为背景,而北宋时的神臂弓和可爆炸伤敌的霹雳炮等军国利器,已经普遍使用于部队,加上王铮这个大BUG的存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仅是庞聪着急,段韶也在着急,北边来的六七万哒突军来到山前就下了战马,不顾霹雳炮在头顶的轰炸和乌云般倾泻的箭雨,各自手挥弯刀哇哇怪叫着向山上冲。
哒突军也急,山里被十二万郑军围堵追杀的,有他们的可汗,更有他们的妻儿老小兄弟姐妹。
如果他们打不开山口,除了他们这六七万前去瀚海打通北逃通道的哒突勇士外,乌兰山口内的哒突三族男男女女,就一个也跑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