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儒道至圣



  随着十年前那位苏仙的逝去,千古名曲明月几时有,早已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厅内学子推测应该是这位知州听到歌姬歌唱此曲,便生出怅然之感,思及那位苏仙了,便出了此题。

  不过此题极为寻常,不是什么偏题,难题。

  大家平常都有积累,拿来就能用。

  就在所有人想要站出来的时候,下意识的都向着四周扫视,毕竟书生都比较矜持,都不想作为抛砖引玉的那块垫脚石。

  所以都想着让别人率先出口。

  就在此时,陆小风甩着宽广的桃红色大袖,直接大步走了出来。

  “区区不才,愿意为诸生抛砖引玉。”

  众人一瞧,一个高大魁梧,相貌堂堂,身着粉色衣袍的男子走了出来,乍看之下,只觉得此人浮浪,不可深交。

  只见顾盼之间,眼含笑意,旁若无人,竟然效仿那三国曹植,一步一吟。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众人眼中,只见此人大跨步向前迈了八步,走到了厅中的正中央,刚好吟了八句诗。

  本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家看这人如此果断的走了出来,想着他有何惊世诗才,哪里料到竟然只咏了这么一首咏月诗。

  这首诗词,只能算是对仗工整,押题的当,但是措辞不雅,内容空洞,像是女子刻意所做,字里行间没有丝毫抒情,也未有言志。

  知州面前,这种诗词却是大为的失分,科举将近,这样的表现真的是有些丢人啊。

  这是减分诗词。

  众人立刻就放心了,这果然是一个棒槌,是个垫脚板砖。

  笑嘻嘻的看着他的表演。

  果然,知州放下了手中的酒水,看着对面的陆小风微皱眉头。

  好像非常不满意的样子。

  陆小风不慌不忙,又是八步踏出。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又是八句被咏了出来。

  咦~这八句不错啊!从诗歌本身来说,这是一首不错的咏月诗。

  但是~

  众多仕子抬头看向了台上的知州,看到知州的眉头都皱成了川子,有些仕子忍不住撸起袖子捂住嘴,嗤笑出声。

  这首诗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像是男子所做,而像是女子所做。

  诗中的女子的愁绪侵染在字里行间中,哈哈~他们心头忍不住偷笑,这~家伙不会买了一个女子写的诗吧!

  想要在知州面前表现一番?

  胆子真大!

  陆小风此时的位置已经远离了大门,接近了大厅侧后方的位置,这个位置不少达官贵人,女眷,护卫坐在此处饮酒。

  随着这首诗的落下,陆小风脚步忍不住一僵。

  他清晰的看到一股股文气从上空涌下,萦绕在他(西门庆)的命格外围,竟然与气运水乳交融。

  他这是获得了文运?

  只觉得视线似乎清晰了些,大脑的才思变得敏捷了些,无数诗歌词赋涌上了心头,化为种种念头。

  咦~咦~

  还有这等好事?

  儒道至圣?

  不像啊!

  陆小风的脑海中一个个念头不停地生灭。

  儒道真的如此强,北宋怎么会被金国灭亡呢?

  不过,不管了,送我文运,我就收着,不要白不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陆小风感觉抄诗好爽,于是立刻又是一首后世辛弃疾的田园诗被吟了出来。

  一下子,乳白色的文气从天空中垂直而降,瞬间就将他的命格包裹,像是浸润在温泉中,全身都是舒畅的。

  他明显感觉到他的位格的提升,就好像是西门庆原本只能做一个混混头头,收收高利贷,最多买个武将军衔吓吓人,还不能带兵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