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粮棉副业两手抓-第2/3页
“嚯,长得可不赖,”张光明喜笑颜开地称赞了一句。
他掰开一个长长的花生角一看,浅红色的花生皮,包着又白又胖的花生籽儿,又大又饱满,看起来它大概有八成熟了。
这可把张光明高兴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
他又把裸露的部分盖上土,防止老鼠偷吃花生。
然后他就急冲冲地回到村里,在大喇叭上吆喝着,让大队干部和各小队干部,晚上到大队开会。
在会议上,张光明对各小队长说:“你们要把花生赶紧刨出来晒干,把嫩玉米棒子也掰了晒干,还像上次那样加工成小食品,拉到县城的菜市场去卖掉。”
各小队长按照张支书说的去做了,这些小食品味道好吃,又便宜,同样出现疯抢的的现象。
这样就让大家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村民们曾在初春时担心庄稼会绝收,就想出去逃荒要饭。
在张支书的正确指挥下,谁成想,秋季粮食和蔬菜,还有中药材,都喜获大丰收。
这就大大鼓舞了群众们的干劲。
张光明在大喇叭上喊着说:“咱们得趁着这几天是阴雨天呢?
去种上适合秋季生长的蔬菜种子:菠菜籽、香菜籽、油菜籽、青白菜籽……
咱们再种上生菜籽、油麦菜籽、莴苣籽,大蒜……”
各小队长急忙带领着社员们,都去菜地种植张支书说的那些种子。
贵小宝高兴的笑嘻嘻地说:“张支书你这样安排,又是想把这些菜等收获咯,拉到县城换回点钱吗?
你还要让社员们有瓜吃。
你在春天让大家栽种的果树结了果子,让咱社员们有水果吃呀!”
张光明笑呵呵地说:“我就是这样实施计划的,呵呵……”
就这样他们有说有笑的,一直干到天黑,才算把菜种子全部种完了。
张光明这日又想:我得指挥大家一手抓农田管理,一手还要抓副业管理呀。
他一定要让雕刻厂和编制厂做到精益求精。
他还要搞创新,增加新品种。
比如:雕刻厂可以雕刻适合客厅和卧室的挂画。
再比如:大小不一的各种各样的秀丽山水雕画、花鸟虫鱼雕画、花草树木雕画……
而编制厂呢?
他认为,可以编制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比如:可以用竹子编制出鸟笼、茶盘、竹伞、竹扇、竹帘
……
张光明想到这儿时,脚下虎虎生风,几乎是狂奔着往雕刻厂和编制厂而去。
贵小宝想:张支书这样做,雕刻厂和编织厂的新产品能找到销路吗?
群众们也有些忐忑。
……
这日,阳光依然很强烈,照在张光明身上热烘烘的。
他要查看实验基地房顶上有窟窿没有。
他唯恐漏雨水可就糟了。
他顺着一棵大杨树,麻利地爬上了房顶,果然发现有一片瓦,被树枝磨蹭掉了,就先把那个“把手伸向房顶搞破坏的树枝”给锯掉了。
紧接着,他又活了一把泥,拿着盖房子时剩下的一个深蓝色的瓦片,爬上房顶先抹上泥,再瓦上瓦。
瓦好后正要下房时,闻到股股芳香飘来,张光明不由得向田畴间望去,“啊!好一个灿烂的田野呀!”他从高处俯瞰那丰富的色彩尽收眼底。
只见远处大片红樱绿叶的玉米田,一块连着一块,犹如铺着花红柳绿的大地毯;火红欲燃的高粱挺立着,仿佛是飞落的红霞。
那不远处菜地里,开满了各色的花儿精彩纷呈。
特别是近处,好几样品种的芝麻花朵竞相绽放:有洁白似玉的,优雅曼紫的、淡红芳菲的,如云蒸霞蔚香飘十里。
房子的旁边就更有趣了,微风拂来,那花生绿叶下的小小黄花儿,还有那大大的粉红的、淡黄的,棉花花儿被风儿扇动着,影影绰绰掩映生姿;还有眼前各色豆类的花儿小巧玲珑,像蛰伏在碧绿叶上的一群群雏蝶,又像忽闪着翅膀展翅欲飞似的,多么可爱呀!
啊!好一个无与伦比的乡村美景呀!顿时令这村支书,对农村更加痴迷与热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