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按部就班-第2/3页





    吴铭高兴地问道:“那些记者是什么反应?”

    “当时我还在凤凰山烈士陵园,相关情况我也是下午会议结束后赶到苦麻岭听工兵营副营长陈广德介绍的……刚开始大多数记者都怀疑这是不是一场骗局,否则怎么可能那么巧就找到矿脉?要知道探矿投资大,地质情况复杂,若是挖到地质含水带,甚至可能会闹出人命案,像现在这样轻轻松松就找到矿脉,简直是闻所未闻。”

    “结果我们派去协助勘察的工兵,在开掘出的洞窟里,当场用钢撬接连挖掘出大块萤石矿石,记者们亲自动手,没怎么费工夫也收获颇丰,当场引发巨大震动随着记者们的新闻报道陆续传回报社,相信这几天江浙和上海的媒体都会大规模报道这个新闻,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坐着等人送钱上门了”

    戴子冉虽然知道一些吴铭的发财计划,但并不全面,此时一听喜笑颜开:“我说参谋长回来后怎么神神秘秘的,昨天散会我邀请你晚上到家喝酒都不行,原来是于这个去了……这下好了,随着鱼儿上钩,咱们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愁没钱了”

    吴铭始终比较冷静,摇摇头道:“事情没想象的那么容易,黄金荣和杜月笙在上海把这一套集资的把戏都玩烂了,要是一个操作不好,恐怕会鸡飞蛋打一场空,咱们还得持续加料,让事件持续升温才行”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张东宁问道。

    “衢州商会和上饶商会该动一动了……让衢州商会的人出面,对记者说既然这个超级萤石矿藏在衢州境内,那么理应由衢州商会投资建设,这三年来我大舅子把衢州发展得百业兴旺,衢州工商界拿出几百万投资款根本不成问题

    吴铭的话让戴子冉深受启发,主动接过吴铭的话题:“到时候我们再让上饶商会出面,斥责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应该谁出资多就由谁来投资建设,在报纸上大张旗鼓地打打嘴仗,估计江浙财团那些人都会动心,到时候自然而然就炒起来了”

    “没错”

    吴铭点了点头:“情况就是这样,这么大一个矿藏,只要炒作得当,集资个千二八百万大洋绝对没问题,到时候咱们再把手里的股份向银行抵押,套他个三五百万的贷款,只要战火一起,谁还会去关注这个矿藏?到时候这些钱都将会成为我们新二师的军费,用来购买军火,研发武器装备,修建要塞和工事,打击日本人”

    张东宁和戴子冉都为吴铭环环相扣的设计拍案叫绝,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才算是把事情彻底解决下来。

    随后,吴铭询问戴子冉他交代的寻找适合土法生产青霉素的厂房和装盛量营养液的器容具准备得如何了?

    戴子冉说厂房将设在毛良坞西南方五公里棋盘山南麓掏空的山腹中,距离同样处于山腹中的毛良坞水电站不过两百多米,里面冬暖夏凉,同时可以就近利用水电站提供的电力,此外所有需要的设备也可以由水路方便地运送。

    如果吴铭提供的青霉素制取方法没有问题的话,相信最多半个月第一批青霉素就会被制造出来。

    吴铭听了非常满意,这几件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张东宁和戴子冉都处理得很好,这让他大大减轻了工作的压力。

    “吱呀”一声,孙承元推开房门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吴铭疑惑地接过一看,电报末尾署名是陈诚,连忙细细阅读,读完后哭笑不得:“蒋委员长心里始终惦记着咱们,竟然让我们新二师派人负责修造乍嘉线,这下部队的训练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了”

    张东宁接过电报看了起来,原来这是陈诚以私人名义发来的,正式的通知估计还得等军事丨委员会和军政部联合下达。

    “如果按照军事丨委员会和军政部的命令行事,六月的全师军事技能大比武和实弹对抗演习就没法如期举行了,我们将失去战争爆发前最宝贵的练兵机会这件事我们必须从长计议”戴子冉有些急了。

    张东宁思索了一会儿,建议道:“我看不如这样,一旅和二旅暂时都不调动,现在补充旅经过多次扩充,已经下辖五个新兵团,我们完全可以从中精挑细选出一个团来继续留在凤凰山基地训练,其余四个团可以顶着一旅和二旅的名义前往浙东,一边训练一边建造乍嘉国防工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