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事后话得失-第2/3页
叶竹寒耐心介绍:“为了避免引发租界当局的不满和其他情报机构的注意,《明报》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时事评论,只是以事实吸引人为了提高报纸销量,我们准备效仿其他报纸开办一个小说连载模块,以吸引读者。”
“有了记者这个身份做掩护,我们的情报人员可以自由出入许多地方,还可以接触到许多大人物,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以此来获得宝贵的情报。赵芝玉现在便被安排担任《明报》记者。”
吴铭问道:“《明报》的销量现在有多少?”
叶竹寒耸耸肩:“报纸处于草创阶段,加上赵芝玉在内,总编和记者不过二十多人,无法发掘出具有轰动性的新闻。加上一时间无法联系到合适的小说作者,现在最受人欢迎的小说连载模块也无法实现,总总原因加起来,销量现在尚不到五百份。”
吴铭考虑了一下,道:“其他方面我没法帮到你,唯一可以做到的是我知道一些很好的小说创意,或许你可以在上海的大学找几个有文学梦的青年,由我口述讲解一下我脑子里的故事,让他们随意发挥,然后拿到报纸上发表。”
叶竹寒一听大为兴奋,他可是亲眼看到吴铭将几首他原创的歌曲交给沈慧妍,才短短几天便唱红上海滩的,现在吴铭说他有很好的小说创意,想必差不了。
吴铭有感而发:“南宋末年,内忧外患,那时候的时局和今天何其相似?我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年代,围绕一个叫郭靖的男孩展开……”
随后,吴铭将《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大致讲了一遍,听得叶竹寒、张东宁、吕魁元等人目瞪口呆,孙承元悠然神往:“大哥,真的有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这样的武功吗?”
吴铭笑骂起来:“武功要真是那么厉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不至于到了近代处处招受列强欺凌了,这只是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的,明白吗?”
叶竹寒口于舌燥,匆匆记录了一下故事的大纲。
吴铭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中午,于是便请下面的餐厅做好饭菜送到客房,酒足饭饱后方继续未尽的话题。
“除了《明报》外,你们情报部门还办了那些公司?”吴铭喝了口孙承元新沏的热茶,再次问道。
叶竹寒依然沉浸在吴铭讲解的故事中,神智有些恍惚。
张东宁见状,笑着继续介绍,毕竟叶竹寒和朱文华开办这些企业所需资金都要在他那里过一遍。现在朱文华为了避嫌滞留闽北和浙东,要等吴铭一行离开后才回到上海主持情报工作,所以只能由他代劳。
“为了方便安置人员,情报部门和毛良坞商会合作开办了‘步步高,电影公司……”
“咳咳——”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吴铭嘴里的一口热茶差点儿没喷出来,茶水咽进气管里,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过了好一会儿才顺过气来,在张东宁惊讶的目光中问道:“怎么会想到取这个名字?”
“没什么啊”
张东宁解释道:“不过就是讨个好口彩罢了……如今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官,谁不希望大吉大利步步高升啊?而且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有个琅琅上口听起来吉利的名字,想必接受度也高一点儿吧?”
“看电影关键是要看是否好看,谁会注意电影公司的名字?”吴铭笑着摇了摇头:“算了算了,名字什么的都是枝节问题,还是谈谈这个电影公司吧
有了这段插曲,叶竹寒这时已经回过神来,连忙道:“如今上海有四十八家电影公司,每年拍摄的影片有四五十部,造就了一大批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演员。我们开办电影公司的目的,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地掩饰我们情报人员的身份。”
“沈慧妍离开麓花皇宫歌舞厅后,我们安排她进入了这个‘步步高,电影公司,准备在筹拍的古装电影《西厢记》中饰演崔莺莺的角色。这部电影的预算是五千八百大洋,准备在上海周边地区选择一个庙宇进行实景拍摄”
“当然,这只是对外宣传,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距离师座所说的可能会爆发战火的七月仅仅只有三个多月时间,哪怕赶拍出来也未必能安排放映,因此我们更多的是进行人员和技术储备,比如购买电影器材、胶片,招收片场工作人员和演员等等,并注意与上海其他的电影公司进行交流,等到将来撤离时也好尽可能多地网罗一批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