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突发意外



    城楼上下来,朱常淞急急忙忙登上马车。马车里慧娘也在,朱常淞有些歉意道“慧娘我不会亏待你的。”

    慧娘低下头,心里暖暖的“知道少爷对我好。奴家能做妾已经心满意足,少爷能娶到红姑娘这样的好女子更是我福气,她对我可好了。”

    朱常淞点点头,张开双手等待更衣。慧娘捂嘴笑道“少爷糊涂了,我们得先去取秤杆呢。”

    马车转过两个街口,停了下来。慧娘先下了马车,不一会来报“少爷还得等一会,要不您下来休息下?”

    朱常淞下了马车,慧娘去了柜上,一旁的秤店老板笑脸迎上来“少爷,您坐!”

    老板50上下的汉子,自称祖辈就是秤匠。逃荒来此后,因为这门手艺开了这里第一家秤店。手艺极好,做工精细,生意也就红火。

    朱常淞坐下,老板亲自倒了茶“少爷,实在对不住,您的称我们一直在赶工,只是要求高了些,所以延误了。”

    “老板来坐。没事,赶得上趟就行。”

    老板在一旁虚坐着。朱常淞见了,便与他闲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也就放松了不少。

    “老板,这秤杆的木头可有讲究?”

    “那讲究可就多了,小的给您选的是上等的红绸木,就是为这木料给耽搁了。”

    “这么难得?”

    “那可不,上等的红绸木产于广西、湖南。还得选高山、阴坡的,那才好。”

    一块木头就如此多的讲究,涨姿势啊!“那结婚必须要用秤杆,可有什么含义?”

    “一般人都以为是取字面称心如意之意,其实是不懂称的道理。少爷您看,这秤16两为一斤,16个点分别对应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

    说完故意停顿了一下,朱常淞也很上道的问道“还有三星是什么?”

    老板也不着急,喝了口茶“那就是福禄寿三星咯。老祖宗定下这规矩,是告诫做生意的人,别缺斤少两折了自己的福份。老夫以为婚礼上用秤杆揭盖头,寓意福禄寿临头,新婚夫妇幸福美满之意。”

    朱常淞还第一次这种解释,确实也有一番道理。这时慧娘拿着锦盒装的秤杆出来了,匆匆别过老板,登车而去。

    再次登车,慧娘收好锦盒,拿出准备好的衣服协助朱常淞换上。大红色新郎服,怎么看都像戏服,还好有慧娘,要不真穿不上。

    马车行的平稳,朱常淞费了半天事,终于按算好的时辰来到了约定地点。

    马车在距离太姥姥家500米的地方停下,朱大少及不习惯的下了车。

    前面是迎亲的队伍,朱庭辉见少爷来了一挥手,吹拉弹唱的声音响起,好不热闹。

    朱常淞翻身上马,正要前行,却被串出来的朱庭辉一把拉住“少爷,望娘盘先行啊!”

    额。没结过婚,不适应啊!

    所谓“望娘盘”其实就是彩礼,重点在于必有一只雁,因雁的配偶终身专一,象征婚姻坚贞和谐。

    望娘盘过后,朱常淞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迎亲队伍跟上,伍浩浩荡荡的出发咯。

    按太姥姥的意思,这里早已有些铺张的布置妥当,等待着朱常淞前来迎娶新娘。

    朱大官人下了马,一位媒婆跳出抢戏道“姑爷来了,小娘子快开门啊!”

    朱常淞一脸懵逼的看向后方,担任傧相的朱庭辉。傧相是伴郎。

    这货也懵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媒婆是兼职的,以前在青楼做老鸨的。

    朱常淞反应也很了得,下马同时一个回旋踢,媒婆一身惨叫飞走了。

    整理了一番衣着,朱常淞上前敲门道“娘子,我来接你了!”

    院门打开,开门果然是小辣椒翠儿,冷俏的脸上依旧没有笑容“公子请随我来!”

    朱常淞和朱庭辉进入小院,只见院内粟米填臼,水井早已用席覆盖,窗口塞上了水果,三支箭置于户上。

    在朱庭辉的引导下,朱常淞依礼在小院里绕了一圈后,随翠儿进了屋子里。

    身穿凤袍的邢红站在屋内候着,凤冠流苏下露出几缕乌黑的头发,柳叶眉衬着两朵桃花。精巧的小鼻子下嫣红的小嘴,因为紧张而不时紧咬。束紧的腰带,让本就完美的身材更加迷人。朱常淞看呆了,一脸的猪哥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