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秘谍
冯先送来消息,张继孟抓住密谍一枚。
果然是高手,赞叹一句,朱常淞急忙朝冯先那赶去。
其实这年月人员甄别也简单,看手就可以。拿刀的和拿锄头的,那就不是一回事。
到了一问,才知道结果已经出来了。秘谍供认自己是熊文灿的人。
熊文灿,一位用官银“养山贼”的高手,一路官运亨通,现在应该是在福建做巡抚。去前面招降了郑一官这个大海贼,后来还招降了杀人魔王张献忠,简直就是谈判专家。只是后来郑一官降了大清,张献忠当了几天大西国皇帝。
“刚开始这小子还算条汉子,可就两鞭子下去,什么都说了。”冯先一边汇报着,一边让人带犯人上堂。
不一会人被五花大绑的抓了上来,两条新鲜的鞭痕还渗着鲜血。
犯人明显认识朱常淞,轻松问道“朱公子,你可来了,我家大人就派在下来送个信,我是信使啊!。”
朱常淞呵呵一笑,不由感叹这年月的人是不是脑子不好使“哦,熊大人居然派一个军士来送信?”
“近来海上不安全,只有我们这些粗人出马。”
“哦!最不安全的郑一官都被你们熊大人招安了,怎么还会有危险?”
“那些文人,嘴上天下无敌,真叫他们出马却没一人敢来,所以就派了小的。”
“如果你是来送信的,为何不表明身份,却要假装流民?”
“在下上船时,就没见过一个像当官的,故而不便表明。后来见此真的分田分房,干脆不回去做他们口中的丘八。”
对答如流啊!这明显是排练过的,而且卫兵不会这么心细,只怕是密探吧。
“那你说说你们大人的信,现在何处?”
那人貌似谦卑的答到“大人让在下传的口信,他说只要公子愿意,这月二十八,福建码头外海见。船上插红灯笼三盏为号。”
朱常淞想了想转身对冯先说“搜过身没?”
“回少爷的话,搜过了,没有发现。”冯先有些郁闷。
“老张呢?”
“他带人去搜这家伙的住处了。还没回来!”
“好吧,先把这小子押下去,等老张回来一起审。”
密谍被带走,朱常淞不由感叹如此容易就抓一个,这些流民里可真是藏龙卧虎啊。大意了,大意了!
等了一会,张继孟带着人回来了“少爷您来了。这是在那人住的地方找到的。”说完递上来一块牌子。
只见牌子上写着“锦衣卫百户陆友明”。
果然不是信使那么简单,锦衣卫密探哦!“可还有其他发现?”说好的飞鱼服、绣春刀呢?朱常淞不甘心的问道。
张继孟摇摇头“就找到这个。对了还有两只信鸽!”
好吧做成宵夜,安慰我失望的心。朱常淞决定再次提审这个密探。
“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果然是锦衣卫的人,毫不慌张“我就是个送信的,朱公子两国交兵都不斩来使。”
“送信?确实是送信的,不过是往外送信吧?”朱常淞说完拿出了鸽子笼。
“既然你都找到了,也没什么隐瞒的了。在下锦衣卫百户陆友明!”受了伤,但不影响他的派头。
“哦,这么说来京城里的消息也是你传回的?”
陆友明一听,有些惊慌硬抗道“不错,正是在下。”
“那很有趣了,你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听熊大人的?”
“自然是听朝廷的!”
“哦!那你的熊大人呢。”
见对方犹豫不答,张继孟喝到“在不作答你们锦衣卫的刑罚我可是清楚的。你想试试?”文官及其厌恶阉党及他们的爪牙。
陆友明本就是软蛋一个,听罢立马什么都吐了“熊大人并不知道在下的身份,当时上船的时候也确实想表明我侍卫身份,不过当时没有任何人问过。我一想既然如此简单,不如上岛来看看。”
我亲爱的大勇同学,你可长点心吧。朱常淞对李大勇真的是又气又恨“然后你发现了我的秘密,就通传了你的吴大人?”
“不错!本官正六品,有权直接向吴大人回报。”这是想表明身份让对方投鼠忌器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