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徐光启



    第二天一早,毕懋康来敲门闹醒了朱常淞。

    房间红娘子的味道,朱常淞贪婪的深吸一口“老毕有事?”

    “朱公子,前面就是松江府,鄙人的老友徐光启上月来信邀我前来,没成想因急着做武钢车给忘了。可否稍微绕点路去拜访一番。”

    “哦!徐侍郎在老家?”

    “正是!据说徐公擢升礼部左侍郎,皇上命他主持开局修历,不想眼疾越来越严重,这次回老家,是求他的教友为他准备一个单照。”

    单照?好吧,继续5000贡献值。md,原来就是眼镜,那种老电影里德**官的眼镜。这钱花的真tm亏。

    “也好,徐侍郎乃我朝火器大家,我们一同去拜访一番。”

    “只是……”毕懋康又开始了。

    朱常淞以楞,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老毕你的意思我明白。徐侍郎身居庙堂,为国之栋梁。你担心之事我绝不会做。”

    毕懋康有点不好意思“那老夫先去准备准备。此去上海县还有个把时辰,朱兄在睡会吧。”说完就退了出去。

    这老头!

    叫人来讲明调整航向,朱常淞真就迷迷糊糊的又睡了。昨天又是和妹子讲情报系统,又是给这俩技术宅男解释问题,很伤脑细胞的好吧。

    再次被人叫醒,原来船已靠岸。朱常淞下了船,不由的哼着“浪奔、浪涌”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海滩,这里就是后世房价全国前列的地方。现在是一片农田,还有不少荒地。

    朱常淞、毕懋康、张继孟一行三人,带着两名侍卫下了船。老毕应该来过很多次,轻车熟路在前引路。

    不一会,一套和老毕的宅子几乎一模一样的宅子出现在眼前。这年月清官都找同一个师傅做房子吗?朱常淞不由吐槽道。

    宅子大门大开,一位老先生和一位更老的外国神父出现了。哇哦,古今中外有钱人都喜欢结交外国人。睡多了的朱常淞今天战斗力很猛,当然仅限在心里做杠精。

    老先生拱手热情道“哎呀!毕兄,你终于来了。你再晚两天,老夫就得回京城了!”

    毕懋康也回礼道“一直想来,可手里活放不下,差点就错过了!罪过罪过!”

    “哈哈哈!你这老东西”老先生热情的拉着毕懋康的手“我来介绍,这位是我教神父郭居静,意大利人。这次回来就是请他帮我找一个单照,哎年纪大咯!”

    毕懋康与郭居静互相行礼后,老毕介绍起自己人来“徐老,这位是我的忘年交,朱之文。张继孟,快给郭世叔行礼。”

    朱之文这个名字是为了掩饰身份,老毕和朱常淞商量得来。既然你是老毕,我就是大衣哥,咱们一起步入星光大道吧。

    徐光启简单一拱手,就邀请各位进了宅子。

    在堂屋坐下,佣人上茶,诸位客气一番后。徐光启说道“得皇上器重,现鄙人和李之藻大人一同修订历书。不过在下这眼睛实在是没办法,才有求于郭神父。不想单照甚是稀少,郭神父也是刚到,鄙人和皇上告假两个月,这在家多耽搁了二十多天,明日就得启程回京了。不能与诸位畅聊,可惜可惜。”

    毕懋康真准备说话,却被朱常淞抢了先“久闻徐侍郎大才。在下想讨一本《农政全书》可否?”

    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时代的限制,知道徐光启在写《农政全书》的人本就不多,而且由于今年来为官从政,从两年前完成初稿至今尚未才完成修订,并未刊印。

    毕懋康今天的反应那必须点赞“徐老,是我和他聊天的时候提起过此书,朱兄很感兴趣,不想今天自己向你讨要起书来了。”

    徐光启赞道“年轻人,居然问本官要的竟然是那本《农政全书》,难得难得。说说为何对此书感兴趣?”

    “我大明农业为本,农业兴百业旺。然而这些年大旱不断,粮食欠收,百姓食不果腹,流民遍……”

    “年轻人确实有些见地,不过什么流民遍野,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徐光启这中央高官,有点脱离群众了啊。

    “晚生说的是如果农业出问题之后,可能,只是可能。”好吧,你又是老人又是高官,惹不起“对此徐侍郎有何良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