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开始了-第3/4页
按理来说,早已暗中做好了准备的韩福队伍突出营地,难度应该不大,而且还很可能造成荆州营地大乱,给徐州军队创造趁火打劫的机会,可就在韩福率军冲出自军营地大门时,斜刺里忽然冲出一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韩福面前,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措手不及的韩福将军顿时首级落地,曹军将士大惊失色细看间,却见斩下韩福首级的乃是赫赫有名的关羽关云长!
紧接着,铛的一声锣响,仁义美名满天下的刘皇叔率军从营地深处杀出,拦住了曹军队伍,然后刘皇叔义正言辞的宣布韩福毁盟食言,还宣称说韩福早已暗中投降了徐州陶贼,准备率领这两千多曹军将士去投奔陶应奸贼,并且准备杀害曹军队伍中所有忠于曹老大的将士,要求曹军将士放下自己的武器,接受自己的指挥和整编。
韩福麾下的曹军队伍就是二线队伍,战斗力与凝聚力都远远不如曹老大的麾下主力,韩福又已经被关羽一刀砍死,队伍也被包围,群龙无首之下。两千多曹军士兵大多都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曹军士兵不肯屈服,但也被关羽张飞率军尽数残杀,待到气冲斗牛的蔡瑁率军赶到现场时,局面已然得到了控制,刘皇叔也冠冕堂皇的接过了这两千多曹军的指挥权。
一场可能酿成全军惨败的大祸被刘皇叔迅速消弭于无形,大喜之下,蔡瑁除了默许刘皇叔吞并韩福队伍外,又忍不住好奇问道:“玄德是如何知道韩福将要反逆的?还准备得这么周全。一下子就平定了韩福贼子的叛乱?”
“不是我,是诸葛玄先生的侄子诸葛孔明料到了韩福将反,劝说我提前做好的准备。”刘皇叔在这方面倒也不贪功,如实向蔡瑁介绍道:“孔明知道曹贼与陶贼都是奸诈多谋之辈,迟早必会利用我军组成复杂的弱点用计离间。故而劝我派人暗中监视韩福贼子,昨天下半夜果然发现了韩福队伍有所异动,孔明又为我设下巧计,这才迅速平定了韩福贼子的叛乱。”
蔡瑁大笑,连夸孔明了得,东山再起的黄射少将军也是十分满意,向站在刘皇叔旁边的诸葛亮笑道:“贤弟果然了得。难得我的伯父与你只见了一面,就马上对你欣赏万分,点名要把我那个堂妹下嫁给你。”
“都督与兄长过奖了,亮实不敢当。”
拱手答谢的人是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身长八尺(汉尺),面如冠玉,五官清秀,儒衫纶巾。俊雅非凡——也就是咱们陶副主任心里阴影最大的诸葛亮诸葛小妖了。谦虚过后,诸葛亮又一握羽扇。郑重说道:“但是大都督,兄长,今曹贼已然背盟遁去,我军士气受到影响,又是孤军远来粮草转运艰难,攻下许昌希望已经不大,亮认为,我军最好还是尽快撤军的好,以免陶贼队伍逼到近前,不利于我军撤退。”
“急什么?”蔡瑁大手一挥,冷笑说道:“我军跋涉数百里来取许昌,一仗未打就立即撤退,岂不让人笑话?反正曹贼队伍也没多少人了,想走就走吧,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
“叔父言之有理,不能灭了我军威风。”
自打杨长史出面祸害荆州摆明车马支持刘琦公子与蔡氏为难后,有了共同的敌人,往常并不对眼的蔡黄两家关系也忽然亲近了许多,黄射少将军也已经对蔡瑁将军是尊为长辈,马上就开口附和,还又建议道:“叔父,小侄觉得不妨派遣一军前去许昌城下搦战,借以试探陶贼目前的军力,倘若陶贼的军力确实强盛,我军便立即退兵,倘若发现陶贼的军队在与曹贼的决战中受损严重,我军便可乘势进兵,大破陶贼,并一举拿下许昌城池。”
说完了,黄射少将军还得意的补充了一句,道:“而且只要我军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以曹贼之奸诈,也必然立即回师来向我军求盟,与我军联手夹击陶贼!”
听到了黄射少将军这番话,刘皇叔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着实担心——以蔡瑁将军的性格,这种倒霉差使可一般都是刘皇叔队伍的啊。诸葛亮却是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有些想笑不敢笑的感觉,倒是蔡瑁将军十分满意,点头说道:“贤侄言之有理,既如此,那就再辛苦玄德公一趟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