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副主任在豫州腹地黑吃黑找黄巾贼麻烦的同时,他的老巢徐州境内仍然是风起云涌,还有他的北面强敌们也都没有闲着,彼此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边互相热情的伸出象征友谊的大手,一边在盘算着如何把对方连肉带骨头地吃掉。././为了不让大家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现在顺便大概介绍一下这些情况。
刚一开始,当然是刘备派简雍为使,到山阳郡拜见吕布吕温侯,借口抵御曹军南犯,请求与吕温侯结盟抗曹,并且还主动许诺增援给吕温侯军粮一万斛,吕布与刘备暂时还没有丝毫利益冲突,又正被粮荒困扰,天下突然掉下来这么一个大馅饼,吕温侯当然是喜出望外,不仅一口答应了刘备的求盟,还派部下许汜为使,与简雍同回小沛向刘备道谢,顺便看看能不能多弄一点粮食。
许汜代表吕布来到小沛后,刘备以礼相待,又遵守诺言拿出一万斛粮食交给许汜,许汜大喜之余自然少不得开口道谢,又试探着向刘备借粮。咱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当然不会拒绝盟友的请求——立即建议吕布遣使向陶谦父子求盟,向陶谦父子借粮渡荒!至于咱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不好意思,刘皇叔这个时候只有小沛一城,粮草军需全靠向陶谦父子乞讨,所以就实在拿不出来了。
许汜把消息带回距离小沛二百五十里外的山阳郡昌邑城,觉得自己对陶谦父子有恩的吕温侯当然动心。陈宫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好主意,开口赞同,吕温侯马上又派许汜和王楷二人南下徐州,携书来见陶谦父子,请求与陶谦父子结盟抗曹,并且求借军粮二十万斛——吕温侯的胃口可是出了名的不小。
紧接着,许汜王楷抵达徐州。提出结盟与借粮之事,留守徐州的陈登和陶商早有准备,立即依计而行。除了盛情款待吕布军二使之外,先是领许汜和王楷拜见病得已经不能下床的陶谦,让许王二人亲眼看到陶谦现在已经不能理事。然后又告诉许汜和王楷二人,就说陶谦现在已经把州事交给陶应代理,现在陶应不在徐州,领兵去了豫州讨贼,所以缔盟与借粮之事,必须要等陶应回来拿主意。
说完了这番话,做为陶谦长子的陶商又告诉许王二人,说自己虽然不能做主,但为了报答吕温侯的间接救援之恩,可以先拿一万斛粮食白送给吕温侯。不需要偿还。陈登也在旁边帮腔,就说陶应早就对吕温侯为国除董的义举钦佩已久,又对吕温侯上一次的间接救援之恩十分感激,早就有意与吕温侯交好,所以借粮问题不大。只是借多借少的问题——不过需要等到陶应从豫州战场回来才能决定。
与此同时,擅长搞人际关系的陈登还拿出金银珠宝厚贿许汜与王楷,许王二人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又不是完全的白跑一趟,自然也就高高兴兴的带着礼物与一万斛粮食返回山阳,向吕温侯交令以及转达陈登、陶商的言语。留下做梦都在盼望陶吕翻脸的刘皇叔在小沛目瞪口呆。破口大骂陶应小儿奸诈无耻,又轻而易举的化解了自己苦心布置的妙计。
事情到了这一步,本来一切都已在陶副主任的掌握之中,但是很可惜,不管是刘皇叔,还是陶副主任,都在自己的算计中漏算了一点——准确来说,是漏算了一个人!
“原来如此,没关系,等几天就等几天,你们也不算白跑一趟,下去休息吧。”
听完许汜与王楷的奏报,又看到许汜和王楷带来的一万斛粮食与贵重礼物,还有听到徐州文武对自己的善意的尊敬,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吕温侯笑容满面,先是挥手让许汜和王楷下去休息,然后又哈哈大笑道:“想不到陶谦父子如此通情达理,有恩必报,好,好!等陶应公子回到徐州,再从他那里借来十几二十万斛的军粮,我们也就可以一鼓作气的拿下兖州了。”
“是吗?”陈宫忽然冷笑起来,向吕布拱手说道:“主公,恐怕你高兴得太早了,以在下之见,恐怕就算陶应公子回到徐州,温侯也得不到一斛粮食了,这一万斛粮食,已经是陶谦父子打发乞丐的最大限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