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破局(中)-第2/3页
而有那位狱吏司主事在,这几人也能顺顺利利就把钦犯带出来。
而这些人肯定也会给袁大人留一口气,自然是为了日后让这位刑部尚书亲口指认凶手就是燕云王的手下。
如此一来,劫走钦犯,杀伤朝廷命官,这两条已经是杀头的大罪了,而燕云王经营燕云日久,天高皇帝远的不知道在朔北地界儿搞什么幺蛾子,有心人甚至能从劫狱联想到叛国上头去——原来这么些年的胜利都是假的呀,不知道跟鞑子作了什么险恶交易,什么破王庭、破上京、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全都是鞑子拱手送给燕云王的战功!
到时中宫一党再捏造些证据,坐实了燕云王里通外国的罪名,这样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把家国百姓安危当做自己建功立业的垫脚石,说她谋逆都是轻的,这简直就是恶贯满盈、千古罪人呐!
砍头抄家?也太便宜她了吧!如此国贼,合该诛十族才能解大楚百姓心头之恨呀!
王徽一边想一边摇头轻叹,也是难为中宫和梁璞了,如此阴谋,连环毒计,一环扣一环,稳扎稳打,每一刀插下去,都能保证命中猎物要害,等到最后一刀的时候,自然就能一击毙命。
好一个毒辣的、阴险的、完——
……嗯?
完美吗?
王徽轻轻吐出口气来,唇角噙着浅笑。
当然不。
所谓阴谋,自然是阴暗的、晦涩的、见不得光、不能被人知道的。
既然如此,那就把阴谋变作阳谋好了。
中宫既然想让天下人知道是燕云王的手下伤了袁熙、劫走柔然钦犯,那她就给穆皇后再添一把火。
濮阳荑于东华门侍卫跟前路过,再去敲登闻鼓面见皇帝,是在同假濮阳荑赛跑,她动作越快,面见皇帝的时间就会跟劫狱的时间越近,为她自己制造的这个不在场证明也就会越有力。
而王徽这边火速邀请吴王一同捉拿钦犯,也是要个人证,去刑部查证、捉拿钦犯,吴王都要一路同行,自可证明燕云王心底无私、光明正大,而且绝不会对刑部的案件现场做任何手脚。
有捉拿侵犯这样的大功,还能坑东宫一把,料来吴王不可能拒绝。
如此一来,燕云一系就必须要反应极快,在事发当时就作出正确部署,先发制人,在对方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先一步捉回钦犯,并掌握贼人冒充濮阳荑的证据。
决不能等太子把钦犯追回来了再想对策,那样一来,可就不只是被动,而是万劫不复了。
欲解此局,唯快不破。
王徽唇角笑意越来越深。
穆皇后和梁太师既然有胆子铤而走险,用这样狠的法子构陷她,那也就要做好被反咬一口的准备。
自来富贵险中求,中宫终究会明白,她所有的算计筹谋,都将是燕云王再立新功的垫脚石。
#
吴王众宾见到燕云王去而复返,都十分惊讶,然而王徽却不理他们,径直走到吴王跟前,低声说了几句。
众宾就见到吴王脸色剧变,同燕云王低声交谈数句,竟就告罪一声,命世子并长史一同招待客人,又让人给内院王妃递了话,就跟着燕云王匆匆离开了成肃堂。
亲王进宫,不需像外臣或是王徽这样的异姓王一般递牌子,只消在晚间宫门落锁之前,那是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过吴王思来想去,再加上实在心痒于王徽刚才那句“或事关东宫”,就没有亲自入宫,只派了属官飞马入宫报备,自己则点选了五百府卫,和王徽一起赶往刑部。
云绿早率了五百飞熊卫等在刑部衙门大门口,见主子和吴王带了兵一同赶来,连忙翻身下马迎过去。
“主子!”她匆匆道,“安静得紧,并不像有事的样子。”
她一面说,一面从怀里掏出个半尺来长的包裹,以身子挡住后头吴王的视线,递在王徽手里。
王徽接过来,若无其事塞进了怀里。
刑部衙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槐树,华盖亭亭,五五纵横镶铜钉的朱漆大门半掩,门前两尊石狻猊矫首昂视,精致雄浑,这一带都是各衙门公府,路上行人很少,十分静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