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东喜入武侯 掌门倾囊相授-第2/3页





    “哼!这是那王天来见识短浅,武功低微。真若他得了师爷朱真言的真传,取那痴论书生的命就如同探囊取物,方才你讲横行中原的三人,哪一个老夫都不惧!九贪和尚每年都会来老夫这里较量,我与他连斗七年,我们也未分得胜负!都怪老夫教导徒弟失策,没有将最上乘的修炼之法相授,只想等他根基牢固后再传授与他,现今大错已经铸成,悔之晚矣……老夫自知时日无多,两徒儿的大仇未报,武侯门的绝学也未得传人,所以想收你为徒,了却心愿,不知你意下如何?”

    “前辈,昨日大夫可说……”

    “你不要听那郎中胡说八道,这丁家堡的大夫我知道,但凡人大限将至,他都要说慢慢调理,不能着急,为人心眼确实不错。可老朽的身体老朽十分清楚,今早运功调息之时,只觉得体内躁热翻腾,调息了一晌才勉强抑制住真气反冲,七日之内,我想我这条命就要交代了。”老人话道将死,可眼神中却无半点犹豫胆怯之处。

    “方才我借张良之法试了你道德品行,也算是后辈之中的少数人才,你若愿意,今天就是你我师徒的缘分,只要你发誓为本派报仇雪恨,我将这武侯门的绝学家业都悉数于你,。”

    费英东一向痴迷武艺,虽然自己武功低微,可经常向寨内同伙讨教,一则他时常送信不能苦练,二则也无名师教导,不得其法。现有名门招收,心里自然欢喜无比,可想到又要找人报仇雪恨,就有些担忧,可一想,以后等功夫长进了,丁汉丞又不在了,报不报仇的也全由自己做主,想到这撩衣就跪:“费英东拜见师父,英东一直苦于寻师,没想今日能拜入武侯门下,实在是上辈子的阴德。我发誓定为两位师兄报仇雪恨,以祭奠他们的在天之灵。师父在上,弟子给您老叩头了。”说完话“嘣嘣嘣”连磕三声响头。

    “好徒儿,快起来,快起来,我现将师门之事告知于你。”

    “本门祖师爷名叫刘子书,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家中侍卫,后来西蜀被灭,携家眷隐居民间,本派武功并非祖师爷所创,是诸葛丞相家中秘传。当初蜀国赵子龙将军行军打仗一生不败,全凭诸葛先生授予此秘法武功。你枉死的两位师兄并非天赋不高、学艺不精。都怨为师……”丁汉丞双眼迷糊,抹了抹泪继续言道:

    “本门祖师爷规定,所传《武侯秘典》分为两章,其弟子四十岁前只允许学习第一章,第二章需四十岁之后方可练习,其原因是第二章武功修习甚为凶险,需修习者动心忍性,心无杂念,四十岁前心智不够、定力不足,强行研习反而对自身有大害。哎……我要早些招你陈新师兄回来练功,就不会……有今日之惨事了……这几年我修习之时,反而领悟到另一种原因,可能这武侯秘典第二章武功太为神妙,师祖恐弟子修习后胜于前人,弟子便不听师傅教诲了。现为师时日不多了,恐不能手把手亲自教授,你去厅堂中的神龛下取出秘典,我利用这几日把秘典精义说给你听。”

    费英东来到了中堂大厅,大厅正面墙壁上有一神龛,神龛上供奉着历代掌门人的灵位,众灵位下方有一秘匣,费英东打开秘匣,果然有一古书,正是这《武侯秘典》。费英东得书后立刻回到丁汉丞身旁,聚精会神听道:

    “武侯秘典博大精深,第一章的基础武功是武侯刀法、武侯神拳、九转鸳鸯腿,第一章练习纯熟后。有了一定内功外功修为,四十岁后方可练习第二章中的《风后八阵神功》,你切记不可早练第二章之内容,否则到时引火**,追悔莫及。

    你打开第一页,念出首页修炼法门,为师将第一章总旨传授于你”,丁汉丞喘着气说道。

    费英东急忙看书,认真念道:

    “首习武侯准为先,先要大准非经年

    经年为准练力坚,坚猛力准已近仙

    仙时方缺速来填,天赋有之三者兼。

    三者兼之古来鲜,还有随心天外天。”

    “这首诗是我武侯门武功总旨,意思是但凡修炼本门武功,应遵循准、狠、快、行四大境界,为师先于讲讲这准字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