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繁琐的婚事-第2/3页





    说罢暗地里塞了个银元宝给她,这陈新莲收了银子,也不道谢,鼻子一哼,傲娇的转身离去。

    众人看见她走的没影了,才松了一口气,这祸害终于走了,殊不知,第二日这个刁蛮的丫头差点坏事。

    七月二十二日清晨,林贵平的小院子门前乐声震天,一队请来的鼓吹乐班子在门口吹吹打打,引得邻居们都来看热闹。

    吴梦洗漱完毕,吩咐李五推着自己出去瞧瞧大宋的鼓吹班子是个什么样的。

    出去一看,好家伙,那班子足有二十几人,手上操持着夯不啷当一大堆的乐器,什么小鼓、铙鼓、羽葆鼓、中鸣、横吹、筚篥、箫、笳、笛等等,一个个摇头晃脑的鼓吹的正起劲。

    (古代中国禁止在婚礼上奏乐,儒家学者认为音乐是跳动的,属阳,对属阴的新娘不合适。然而民间却喜欢婚礼奏乐。)

    丁睿早就来到了院子外面,看着吴梦来了,赶紧跑过来附在吴梦的耳朵边大声问道:“师父,这是什么曲子啊。”

    吴梦侧着耳朵仔细听了听,却听不出来,只是有些《凤求凰》的调子,他摇了摇头示意不知道。

    五代十国之后,汉唐的乐礼已丢失的差不多了,北宋的乐曲还是靠现在还是太子的赵祯后来整理完善的,。

    吴梦看着这队鼓吹班子有点遗憾,要是有那“乐器流氓”--唢呐在那多热闹,后世都禁用唢呐了,可北宋没禁啊,若有机会定要把唢呐找出来。

    唢呐自西晋时代传入回鹘,现在西夏那边一定有,自己又能哼《百鸟朝凤》和《备马令》,定能使这个“流氓”大放异彩。

    过了片刻,打扮好的林贵平也出现了,吴梦一看不禁笑开了怀,只见林贵平一身绿色的长袍,胸前挂彩结,头上居然还戴着一顶花冠,脸上涂抹着白粉,活像个舞台上唱大戏的。

    旁边那肥肥的媒婆脸上也抹着厚厚的白粉,吴梦还真是替她担心,这白粉会不会还没到新娘家中就掉光了。

    可是他高兴太早了,婚礼的傧相吆喝了随从过来,每人发上一朵大红花,必须插在头上,吴梦看着那朵红花实在尴尬,可别人都插了,他哪能例外,只好斜斜的插在发髻上。

    吴梦扭头看了看张财神,忍不住“噗嗤”一笑,只见那张财神一张肥肥的弥勒佛脸,一朵红红的鲜花插在头上,活像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扮相。

    傧相过来将众人排好队伍,锣鼓班子在前,新郎官紧随其后,跟着就是拿着铜钱红包的亲朋好友,后面便是挑着聘礼的帮工。

    傧相压了压手,鼓吹乐班停止了奏乐,司仪喊道:“新郎献祭。”

    林贵平在厅堂里向祖宗牌位三跪九叩,再奉上三炷香。

    长姐如母,林氏当即训道:“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

    林贵平跪答曰:“喏,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

    同一时辰,新娘子陈本莲在家中向着祖宗牌位祭拜,嘴里念道:“

    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时八节,不断香烟。

    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

    有吉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

    陈父慈爱的看着终于长大嫁人的女儿,告诫道:“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

    陈母颇为不舍的为陈本莲整理着凤冠和披肩,教导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陈本莲跪下给父母磕了三个头道:“谨遵父母训示。”

    陈本莲那刁蛮的妹妹呵呵冷笑道:“呆会不把那姐夫好好治治,不给他进门。”

    陈父吹胡子瞪眼睛道:“今日是你姐姐的大喜之日,可不许胡来。”

    这刁蛮的小姑娘装作没听见,鼻子轻轻的哼了一声。

    ............

    话说林贵平祭祖完毕,司仪大声喊道:“新郎礼毕,吉时已到,奏乐、起程。”

    迎亲的鼓吹班子乌拉乌拉的重新吹奏起来,在一片人声鼎沸中,迎亲的班子各拿花瓶、灯烛、香球、沙罗洗漱、妆盒、照台、裙箱、衣匣、青凉伞、交椅等物,跟着迎亲的马车排成一长溜向陈府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