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城中叛乱



    东汉时除了边郡重镇驻扎有大军,像博陵郡这种刘氏宗亲封地,兵士还不足两万人。

    博陵郡辖内有四县,兵力再次分散,蠡吾城作为郡治自然驻扎有大部分的博陵守军,但论数量其实还是远远不如招募乡勇之后的安平县。

    安平县三千军士,加上崔氏的义从,以及募集到的八千乡勇,足有近一万五千人,而蠡吾算上老弱病残,不过七千之数。

    如今崔超带安平县五千部众驰援蠡吾,蠡吾守军才第一次突破万人,堪堪到城外黄巾军的一半。

    因此,出于谨慎考虑,刘广不打算冒险破敌,抱着固守的姿态,能守多久是多久。

    哪怕粮草可能只够支撑月余。

    但崔超有些忧虑,他可不是刘广困吃等死的庸人,他劝说刘广派遣精干士兵联系在冀州范围平叛的卢植大军,然后配合他们伺机消灭盘踞在蠡吾城外近半月的黄巾军。

    奈何寻找援军的士兵如同石沉大海,围困蠡吾的黄巾军反而越来越多,周遭走投无路的百姓纷纷投靠义军。

    随着小股流民的不断加入,城外的黄巾军已经逾四万人。守城战越来越惨烈,守军的数量减员的可怕。

    赵普知道粮草储备够撑到五月时,本来稳坐钓鱼台的,毕竟那时汉军的反击已经开始。但随着黄巾军攻城愈紧,他不得不担心也许在卢植打败张角张梁之前,他们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

    雪上加霜的是蠡吾城出现了叛乱,一名叫李博的士人于深夜带着千余百姓攻打南门,为黄巾军打开了城门。

    这事的起因要说到半年前。

    刘广不是贪官酷吏,但也绝非什么老好人,半年前他的妹夫陈杰仗着他都乡侯的威势,霸占了李博的妻子和妹妹,李博的母亲窦氏被陈杰的扈从殴打羞辱,悬梁自尽。

    这李博何许人?他们李氏之前也是本地大族,奈何祖父和父亲早死家道中落,成年后四方游学,也算是半个名士。

    他游学归来不见家人,从邻居口中得知家门遭遇惨剧,隧到刘广府中伸冤。

    李博毕竟是士人,刘广不得不惺惺作态把妹夫梁杰叫到府中痛斥,并让他归还李博的妻子和妹妹。

    至于李博母亲窦氏,刘广想毕竟是自杀,又不是梁家人杀的,赔些钱财也就算了。

    哪知,他一问之下,李博的妻子和妹妹不堪受辱,早就自杀了。

    这事无论如何都无法善终了。

    这李博在郡城大小是个名士,如果不惩处梁杰,他刘广此后必是士人们抨击的对象,而且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捅到京城,他日保不准就是掉头的隐患。

    可他要硬着头皮处死梁杰,妹妹刘婧又串通其母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他左右为难。

    最后,刘广听从了宾客周林的建议,将梁杰收押对外宣称死刑,实则最后偷梁换柱,以死囚代替了梁杰。

    李博一直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宗旨,几乎常年在外游学。

    如果梁杰稍微懂得收敛一些,这事是可以瞒天过海的,奈何他不仅不收敛还招摇过市,继续欺男霸女。

    被他欺负的人不是李博这样有名声的士人,自然就无处申冤。

    但这事终究是被李博知道了。他细想之后,不难猜出其中原委。他知道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为了报仇他选择了隐忍。

    黄巾军围城是个天赐良机,李博不费吹灰之力就联合了一大批对刘广尤其是梁杰不满的百姓和大户。

    刘广这些年对梁杰作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惹得天怒人怨,半个蠡吾城对他离心离德是有的。

    李博在城中的叛乱猝不及防,一心防范外敌的守军被突然杀来的叛军打个措手不及。

    他们几乎没有废太大力气,就击杀了数百守军,打开了蠡吾的大门。

    赵普是沉睡中被士卒叫醒的,他惊闻叛乱的消息,以为天亡我也,匆忙赶往南门,看是不是还可以补救。

    哪知他赶到时,南门的战斗已经临近尾声。

    崔超和高览带人平定了这场小规模的叛乱,而且一鼓作气打退了冲进城的黄巾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